8月29日,省政府在曲阜市召开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七、八、九次会议精神,总结工作,表彰先进,交流经验,部署安排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省政府副省长季缃绮,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司长陈彬斌出席会议并分别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李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济宁曲阜市委副书记、曲阜市长梅永红,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济宁曲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次忠,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成员单位负责同志,省直文化系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各曲阜市分管及文广新局负责同志,全省第九批社会文化先进县负责同志,济宁、曲阜两级曲阜市领导吴霁雯、李长胜等出席会议。
季缃绮在讲话中对曲阜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满足广大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维护广大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要求,要以开展试点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要按照全覆盖、保基本的思路,补齐短板,兜住底线,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增加服务总量,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要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他强调,各级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确保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发展均衡、供给丰富、服务高效、多元参与、充满活力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陈彬斌在讲话中对我省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我省抓紧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建设,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梅永红在致辞中说,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新时期公共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学习先进经验,创新发展理念,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设施配套,优化服务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会上,表彰了全省第九批社会文化先进县,宣布了建立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省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省体育局,省图书馆,烟台曲阜市文广新局,曲阜市,垦利县分别作了典型发言。
曲阜市委书记、曲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长胜在发言中介绍,近年来,曲阜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儒家文化的转化成果运用到公共文化服务中,以文化资源的创新开发打造阵地,以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引领活动,以文化人、文化惠民,全方位提升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建立了完善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便利性。曲阜连续17年保持了“全国文化工作先进曲阜市”荣誉,成为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荣获了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曲阜市、全省“四德”工作先进曲阜市等称号,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测评连续两年位居济宁曲阜市第一。在以文化人方面,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开展了“彬彬有礼道德城曲阜市”建设活动,启动实施了“勤、善、公、和”四大工程,进一步激发和凝聚了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力量。在文化惠民方面,突出“古、儒、雅”三字,构建了独具曲阜特色的“曲阜市、镇、村”三级全覆盖的文化服务网络,形成了全民参与文化活动、创作文艺作品、享受文化生活的良好局面,打造了文化参与多元化机制。在突出特色方面,深入挖掘资源优势,打造了“孔子文化大讲堂”、“孔子图书馆”、“背论语免费游三孔”、开城仪式、祭孔仪式、晨钟暮鼓仪式、“敬先师·颂经典”等系列儒家文化活动品牌。在文化富民方面,抢抓山东省、文化部共建“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和济宁曲阜市实施“文化建设突破曲阜”战略机遇,启动了18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核心区规划建设,大力推进尼山圣境、鲁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明故城保护复兴、孔子博物馆、蓼河20里儒家文化产业带、百年巨匠艺术公馆、古泮池综合开发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加快培育特色产业体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