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开门搞活动。通过“群众提、个人找、上级点、集体议、互相帮”和谈心谈话等方式,面对面征求意见,共征集对党工委班子各类意见建议168条,梳理归纳83条。8月15日,街道党工委组织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对照检查、相互批评,对班子共提出意见31条,成员之间提出意见263条。针对党工委班子问题、自己查摆的问题、相互批评中提出的意见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街道深入推进专项整治,每位班子成员主动认领、对号入座,明确了整改“时间表”,实行逐个问题“挂号”,逐项内容“销号”,确保改出成效、改出形象,让群众满意。
二是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街道结合党员干部联户平台,健全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深化“第一书记1+1”制度,第一书记及第一书记工作室成员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问需问计于民,量化入户标准,量化入户时间,变“身入”为“心入”。健全完善群众参与议事决策机制,对涉及服务业主体功能区建设、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片区改造和民生等议题,坚持决策在一线,邀请部分“两代表一委员”、社区“两委”成员、企业家、网民等人员列席,不断提高街道领导班子议事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规范和完善各项为民服务流程,按照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强化“马上就办”服务意识、服务流程,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切实为百姓解忧排难。
三是大力度整顿干部作风。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精气神不足及安于现状、冲劲闯劲不足、工作推进力度不大等“慵懒散”问题。在全街道掀起了一股提升干部精气神暨机关作风专项整治热潮。坚持“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规定,成立作风建设督察小组,采取日常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街道机关部门、窗口单位作风建设情况和社区干部坐班、值班情况进行暗访、督查;设立群众意见箱,对“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不马上就办”的现象及时纠正制止,并开展专项整改。监督检查结果定期向党工委进行汇报,定期进行公示,把监督检查结果与干部年度考评挂钩。定期组织班子成员、机关干部、社区党组织书记到监狱观摩,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警示干部“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完善中层干部和社区党组织书记考核评价体系,固化年终述职制度,把“八项规定”贯彻落实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全面深入评价干部,有针对性地管理好干部,切实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进一步修订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完善请销假制度,对机关及社区工作人员出勤情况、上班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并将抽查结果定期对外公布。
四是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围绕“为民务实清廉”活动主题,街道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力推进全民创业,着力办好第二届全民创业文化节,为下岗职工免费开展下岗技能培训,进一步健全完善失地居民就业保障制度。加大对教育、卫生事业的支持和弱势群体的关注保障力度,完善教育“三名工程”和“夕阳红”老年基金。指导各社区建立福利保障正常增长机制,使居民福利随着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每年按一定比例增长,让城区老百姓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李强 张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