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代传春)“如今干部好见了,话好听了,办事方便了,和一家人没有什么两样!”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兖州区新驿镇针对“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办好件件实事,亲民新风扑面而来……
“修路是大事,尽量不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也不是小事”
“这条街开始修建以来,天天都能见到镇里的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来回巡视!”五东村村民靳红指着正在施工的马号街说。
投资1000万元的马号街,总长1570米,是今年新驿镇小城镇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沿街涉及住户及经商户达到80多家,如何处理好既不耽误工程施工,又最大限度减少因施工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镇道路建设指挥部除坚持白天施工、夜晚宁静外,指挥部成员还实行了包段负责制,每天都坚持靠在工地上及时协调解决因工程施工给群众带来的不便。
沿街商户朱老板说,“修这条街,俺们盼了好多年了。不修有不修的烦恼,这真修了吧,还真受点了影响,但这是为咱老百姓办的大好事,咱的生意暂时受点影响是件很小的事。何况为照顾商户的利益,还采取了分段施工,为群众利益少受损失考虑的真是很到家。
“修路是大事,尽量不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也不是小事”。新驿镇党委书记张猛说,践行群众路线,保障群众利益,没有大小之分,只有与群众心贴心、肩并肩,同频共振,才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村里没有捂着盖着的事”
进入8月中旬以来,王楼村在公开栏上分3次公布了近4年来的党务、村务、财务等情况,接受大家的监督和咨询。此举一出,立即引起了广大村民的热切关注,不少村民对村里自亮“家底”表示支持,也为这种接受群众监督的做法“点赞”。
主动亮“家底”,深化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让群众更加便利地监督村里的工作,是新驿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推出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这几年,村里修了路,亮了灯,绿化了街道,建起了办公场所、文化广场,通上了自来水,改造了农电线路……每一件都干的实实在在,都没用群众掏一分钱。秦村的陆春法老人指着财务公开栏说,“村里没有一点捂着盖着的事。你看,就连这一张纸、一支笔、一两茶叶的来龙去脉都清清楚楚。”
“集中一个月的时间,指导各村对近几年的“家务事”进行公开,旨在让群众享有更多的知情权,以便群众更好的对村里的工作实施监督。据镇组织部门负责同志介绍,到9月3日,全镇57个村已全部开展了这项工作。
“民生代办很暖心”
9月3日一大早,新一村村会计赵西元就拿着一叠新农合、养老保险、大病救助、危房改造等材料来到综合服务大厅,为村民办理相关手续。赵西元是村里的民生代办员,这些材料都是他从村民手里收集,代群众办理的一些证件或材料。由于他熟悉相关政策流程,材料准备充分,许多手续很快办理完成。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新驿镇针对大多数群众反映的到镇里有关单位办事情摸不到门,找不到人,再加上对一些相关政策和流程不了解,许多简单的事情往往要跑两趟三趟才能办成这一问题,即知即改,在全镇推行了民生代办员制度。
俺村离镇20多里路,去年9月为了给大女儿办理迁户口的事,来来回回折腾了十几趟才弄成,当时心里真是窝火的很。义和庄村的董师傅说,今年5月,为给小女儿办流动人口证件,他又来到村里开证明信。没想到村里的民生代办员林存栋却对他说,您先看看这份办理流动人口证件说明书,就按照这上面的要求准备好相关材料,然后交给我就不用管了。“事后俺才知道,上级为了让老百姓办事省心,建立了民生代办制度,可真是贴心暖心的很。”董师傅称赞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