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通讯员 传刚 贞平 李冰)伴着“乡村文明行动”的强劲东风,石墙镇这样一个沉寂多年的山区乡镇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向世人展现出她无限的魅力。
生态之美山明水秀
金秋时节,走进石墙镇,一条条街道干净整洁,道路两旁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置身其中,让人感受最深的是整洁清新的人居环境。
“这条就是俺负责扫,每天一大早,俺就把这条道路上所有的垃圾都扫干净,放到垃圾箱里。”正在打扫卫生的石墙镇大石二村村民路大娘告诉笔者,“像俺这样的打扫卫生的,俺们村还有好几个来,每天一大早都出来扫街,你看干净吧,这路,没得挑吧!” 路大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为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石墙镇下大力气,不折不扣抓好各项重点任务落实。深入宣传,转变观念。层层召开座谈会,深入村组进行宣传发动;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出宣传栏,营造爱护环境卫生浓厚氛围,引导群众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和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大投入,配齐设施。投资200多万元,高标准建立了垃圾中转站2处,购置了吊臂式垃圾转运车2辆,吊臂式垃圾箱193个并讲吊臂式垃圾箱免费发至各村,同时为全镇142名保洁员配齐配全了保洁车、保洁服、保洁工具等配套设施。突出重点,集中整治。重点突出两项整治:市场秩序整治,重点整治占道经营、沿路而市、乱设摊位等行为;环境卫生整治,重点整治乱贴乱挂、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垃圾等行习。通过集中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效果,彰显了党委、政府抓好镇村环境卫生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我们镇按照大村2人、小村1人的标准为各村配备了保洁员,负责村里的环境卫生,解决了之前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督导不及时等现象。”石墙镇村镇办负责人如是说。
文化之美春风化雨
“近年来,石墙镇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狠抓工作措施落实,社会文化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该镇宣传委员刘长青向笔者说道。
成绩不是凭空而来的,源自于该镇党委、政府对群众文化生活的深切关怀。近年来,该镇以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为契机,结合全镇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基层阵地建设,该镇采取“对上对外争取一部分、村集体筹措一部分、镇政府扶持补贴一部分”的办法,建成占地400平方米的镇级文化中心,农村文化大院66多个,文化健身广场66个,购置健身娱乐器材300多套(件),经常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大力加强农家书屋建设与管理,建成农家书屋26个,拥有图书3万余册,使之成为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知识角”、“智力库”。成立张楼村舞龙舞狮队、前沃村秧歌队等文艺宣传队8个。今年以来,组织文艺演出18场次,完成电影下乡放映150余场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道德之美兰芝常生
“爹娘生咱身,拉扯咱成人,汗水壮咱筋骨肉,恩情比海深……”。近日,一群男女老少在该镇刘桥村四德广场上边跳边唱。
群众是乡村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乡村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受益者。开展四德工程建设以来,该镇把四德工程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纳入全镇总体工作部署,以评选表彰活动”为抓手,建立督导激励机制,强力推动“四德”工程建设。加大对“四德”工程建设的宣传力度,在村庄建立公民道德档案、开设道德讲堂、制作新24孝图、悬挂善行义举四德榜,建榜率达到100%。打造高标准的“四德工程”建设宣传一条街10个,评选出各类典型2200余名。在全镇10多个村,高标准建设“精神文明”一条街。突出抓好“孝德”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评选活动,构建“孝德”工程建设的长效机制,四德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大力开展道德讲堂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活动,让身边的好人好事来彰显道德的力量,提高干群思想觉悟和文明素质。四德工程触发了人的善良本性,关注了家庭养老、市场诚信、自然生态、人际关系等焦点问题,全民素质不断提高,讲究诚信、关爱他人、扶弱济困、奉献社会已在石墙镇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