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火山垄小米富含微量元素,高密市鲁尚小米黏度较大,安丘市辉渠小米香气浓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咱们潍坊本土小米可谓各有千秋。
注册品牌不少,各自为战规模小
9月26日,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我市与小米有关的注册商标有近百个,单从数据上来看,潍坊本地的小米注册商标并不算少,有的一个地方甚至多达十几个,但是真正形成影响力的品牌占比并不高。因为各地品牌各自为战,规模效应不大。
在昌乐县火山地质公园附近,记者看到,不少农民在公路边摆摊卖小米,多打着火山垄小米的旗号。这样的小摊倒也吸引了不少往来行人的注意,纷纷下车采购。
在旁边的水泥小路上,有一位农民正忙着打谷。“我们火山垄小米营养丰富,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煮粥的时候会格外黏稠,每年都有不少商贩来我们这里收购小米。”在路边摆摊的乔官镇姬家庄村村民姬洪礼告诉记者,火山垄小米算是有些名气的,当地不少人也纷纷注册了商标,包装成礼盒走团购销售,不过有影响力的品牌只有一两个。“明年我打算购买一套加工小米的机器,也注册商标走品牌市场。”姬洪礼说。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昌乐县火山口附近经营小米并注册商标的就不下10个,商标数量虽多,不过仅有“火山垄”等极个别品牌的市场影响力较大。
据安丘市辉渠镇农业服务中心的解主任介绍,全镇大大小小的合作社近10个,小米品牌也有近20个,但是成功注册商标的只有望海山。目前辉渠小米的品牌效应尚显不足,小米的种植较为分散,而且营销模式也存在“各自为战”的问题。小米的主要营销渠道是“农户—合作社—外销”模式,主要销往北京、青岛、济南、威海等地。“因为分散经营,所以也存在价格较低且不统一的问题,很难形成更强大的竞争力。”解主任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辉渠镇也正在进行资源整合,准备打造品牌效应。
原因
面积小产量少,难以形成规模
9月26日,记者来到安丘市辉渠镇小麦峪村。据该村村支书李德兴介绍,该村周边方圆10公里内的谷子种植面积是100多亩,年产2.5万公斤左右,但今年受到干旱的影响,产量只有2万公斤。“因为种植面积较小,产量较低,之前没有考虑过进商场或超市。”李德兴说,村里的合作社目前有1.5万公斤的待售小米,主要靠外地商贩来批发。
“现在不愁进超市,生产的小米都不够卖。”据辉渠镇百泉春谷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夏方军介绍,目前该合作社吸纳了500多种植户,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亩,已成功注册望海山商标并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连续5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现在小米亩产量达到300公斤,比之前的亩产200公斤提高了一大截。
“以前我们没有实力进超市,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目前我们的小米产量已能满足商场或超市的供应,我们打算‘十一’之后与超市合作。”夏方军表示,“实际上,品质好的小米根本不愁销路,但是批发销售很难提高价格。”
实力弱费用高,进商超利润少
“很怀念老家上林的小米,特别黏稠,有特殊的香味,但在潍坊本地的超市没看见过。”老家临朐的陈女士告诉记者。
据悉,进商超流通能提高销量,但由于潍坊小米的年产量有限,难以实现超市的批量流通,而且进超市的运营成本也是他们担心的一个问题。除此之外,潍坊小米品牌影响力不够,也是影响其进商超的主因。
据了解,我市有的超市入场费每年上万元,而且超市会抽取15%—50%的费用,以30%居多。这样大体估算一下,目前农贸市场上的小米零售价大约为18元/公斤,如果加上30%的费用就要卖到24元/公斤。如果保持18元/公斤的市场价,那农户每公斤只能收入12元,只是谷子的价格,毫无利润可言。以5000公斤的小米来计算,如果以18元/公斤的价格在农贸市场散售,收入为9万元。同样价格进驻商场,农户实际拿到手的只有6万元。为了保证利润,商超里的小米价格会较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