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河街道鲍王庄村位于泗水县城东部,紧邻327国道,作为泗水县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置换试点村,近几年来,经过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今的村子,已是整齐的楼房,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两边绿树成荫,处处鸟语花香的高标准农村小区。
鲍王庄村新建小区分三期完成。一、二期已建成入住,三期4栋楼房预计今年11月底全部交付使用,到时全村360户1100名村民将全部入住小区。同时可置换土地224亩。
“一开始的时候村民顾虑很多,粮食怎么晒?家禽牲畜怎么养?农用设备怎么放?住楼房开支大怎么办?这些问题都很多,都要解决好。”该村支书王凯说道。事实证明,在村两委的积极努力下,村民上房后,并没出现之前担心的状况,不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连村里的风气都变好了。小区建成后,村两委多次召开党员会、群众代表会,制定相关制度,以明白纸的形式张贴在村民家门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村文书王磊说:“现在我们村里连闹乱子的都少了,老邻家也不会再为了一颗庄稼、两个玉米的事情吵架了!”
村里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帮助维护村内和社区的内治安卫生,积极向困难群众提供帮助;设立了无职党员服务岗,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实现党员自身价值;发挥物业作用代收水费和电费,维护好小区内公共设施;选出各楼楼长,更好的服务居民……说是村子,其实管理上已经是完完全全的城市社区化管理模式。“以前的村子,小广告乱贴挂、杂乱物品乱堆放、车辆乱停靠、垃圾乱排倒,还是现在看着好,到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心里也亮堂许多。”村民们反映很强烈,也透着一种自豪感。
为了更好的为村民排忧解难,村两委积极争取,为本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补贴10元水电费,并与泗河街道卫生院联合,推出看病零支付计划,60岁以上老人看病时,除了新农合报销部分以外,剩余费用全由泗河办事处和村里以及泗河街道卫生院支出,切实解决了村民看病难和看不起病的问题。
该村改造以来,村两委出资,硬化路面3公里,安装路灯20余个,绿化面积400余平方米,大大的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投资160万,引进电加热集中供暖设备,预计今冬实现全村集中供暖。该村75岁的王大爷说:“真没想到,我这把年纪了,还能跟城里人一样住上楼房,用上集中供暖,可不用烧炉子了。”
该村交通便利,市场流通快,区域优势非常明显。村两委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村集体空闲地,通过对外租赁的方式发展畜禽养殖业,建成30亩养殖基地,通过采取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年增加集体收入1.2万元。由于鲍王庄村土地不适于耕种粮食作物,村两委将现有的100亩土地发放给村民种植苗木,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3万元。
为充分利用腾出的土地,村两委到江苏沭阳考察后决定,在整理出的土地上规划建设花卉育苗基地,去年下半年开工建设占地70亩的一处苗木基地种植灌木和绿化树木,前期投资80万,预计年收入达30万,三年可收回成本。
由于周边人口集中且缺少大型商业超市,该村计划明年开工建设11层商业大楼一处,内设大型超市,以方便村民及周边群众。目前该村将继续规划建设3公里道路,安装路灯20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