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幅达20%以上
到2016年,全市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幅力争达到20%以上,占GDP的比重显著提升。
我市将抓好惠普软件、中兴通讯等大项目建设,大力培育信息服务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带动效应,努力实现信息产业的软化、服务化、网络化、融合化和高端化。加快引进国内外产业链配套企业入驻基地,构建“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产业链,形成完善的人才、技术、品牌、产业链条,打造山东省和华北软件人才资源中心和信息产业基地。我市将引导电信企业及互联网服务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等重点领域拓展应用,开展网络视频、网络购物、动漫游戏、网络艺术品等新兴业务,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6.建设一体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到2016年,全市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增幅力争达到20%以上,占GDP的比重显著提升。
我市将依托济宁生产力促进中心、济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加大对在孵企业的支持力度,培植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合作的行业研究开发体系,引导建设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积极面向行业开展公共服务。
同时,完善科技、银行、担保、创投、券商联动的投融资机制,围绕债券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的各个环节,建设“投、保、贷、补、扶”一体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市场化的创业投资、专利质押、风险补偿等途径,实现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7.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千亿元
顺应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我市将不断提升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到2016年,全市电子商务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展,运营模式进一步丰富,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
我市将分类规划建设集商品贸易、平台建设、物流配送、融资支持等多功能、多业态的电子商务园区。发展行业电子商务平台,重点在装备制造业、工矿行业、汽车行业、纺织服装行业、食品行业、医药行业、出版印刷业等领域培育一批集交易、物流、支付于一体的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吸引一批国内外大型电子商务企业总部、区域总部和营运中心落户我市。并建立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实现采购、生产、销售全流程电子商务。支持鼓励中小微企业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在线采购与销售。推动传统商贸企业组建或联建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发展。
8.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
我市将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合理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坚持公立医疗机构面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以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同时,鼓励发展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等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护理服务,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提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的能力,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另外,我市鼓励发展日间照料、全托、半托以及医养结合等多种形式的老年人照料服务,逐步丰富和完善服务内容。鼓励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推进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农村居民大病保险,扩大人群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