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主体较快增加。截止到9月底,全市新增“四上”企业557家,同比多增334家。其中,新纳统规模工业132家,居全省第一位,达到2079家;新纳统重点服务业249家,全市达到769家。
工业经济有回暖预期。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利润降幅较同期收窄7.24个百分点;利税增长1.33%,同期为下降4.78%。煤炭行业迎来利好消息,救市举措近期连发,包括资源税改革、恢复进口关税、清理相关收费基金等,政策力度超出行业预期,效果初步显现;进入第四季度,国内煤炭价格已出现小幅上涨,将对我市经济带来积极影响。
投资结构调轻调优。工业投资保持快速增加,为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提升增长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速增长,1至8月增长70.6%,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1.9个百分点,为经济带来新动力。民间投资活跃,增长19.5%,占比提高2.3个百分点,达86.5%,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源泉。技改投资快速增加,同比增长27.4%,占比提升2.3个百分点,为企业升级改造、提升竞争力、适应新常态夯实了基础。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截至8月底,金融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等贷款新增26.5亿元,同比多增13.8亿元。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加大,新增贷款82.4亿元,同比多增5.4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新增16亿元,多增2.9亿元。服务业发展得到有效扶持,新增贷款61.8亿元,同比多增18.1亿元。
成绩面前不停步,乘势而上勇争先。记者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只要全市上下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的蓬勃激情、扎实苦干的工作作风,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件事,济宁经济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