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超认为,这个《意见》既是山东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的实际行动,又是解决国有企业发展困境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山东国资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他表示,”国企改革26条“更加强调股本对公司的基础性决定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第二部分讲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问题,第一条就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指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强调”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张超超说,《意见》在第二部分的第一条,明确提出”确立股本对公司的基础性决定作用“,强调”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可以看出,山东的提法和中央的要求一脉相承,只有确立股本对公司的基础性决定作用,才能真正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才能形成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企业生产经营才能更有效率和不断创新,所有者的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同时,更加强调国有资本全民所有、全民受益。国有资本属于全民所有,应当让全民受益,更多地用于解决民生问题,《意见》突出体现了这一理念,提出,要逐步提高两个比例,一个是国有资本收益收缴比例,另一个是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同时,要求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设立省社保基金理事会,具体承接划转的资本并实施管理。据了解,山东是全国第一个提出这一举措的省份,这一措施涉及面很广、实施难度很大,但山东下了很大决心推动这项改革,就是因为这一举措体现了国有资本全民所有、全民受益的理念,有利于提高我省的社会保障能力。
在国企改革中,山东省还将更加强调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山东省要求要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形成国资监管机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出资企业三层管理架构。在这三层管理架构中,各层都以股本为权责基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国资监管机构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承担监督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对运营的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负责,对其出资企业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股东权利。国有出资企业按照股东共同制定的公司章程,独立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更加强调提高国有资本收益。当前,山东省国有企业绝大多数处于竞争性领域,竞争性国有企业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不断提高国有资本投资回报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以前,这一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比如在业绩考核上,是对集团公司的合并利润进行考核,很多企业合并利润很大,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利润却不多,有的甚至是负数,国有资本明明在缩水,但考核和薪酬上却没有体现出来。这次,山东省提出围绕调整资本布局、完善资本运营模式、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目的都在于提高国有资本的收益水平。
张超超谈到,山东省在国企改革中还将更加强调责任追究。过去,在省管企业责任追究方面,存在着责任主体不清、制度不够完善、执行不够有力等问题,制度往往变成纸老虎,缺乏严肃性和震慑力。这次改革,吸取了以往教训,强化了责任追究体系的建设。山东省将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对因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在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失误,造成经营投资损失的,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将把各种监督力量也纳入了责任追究的范围,明确有问题没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没报告是渎职,都要按规定追究监督者的责任。同时,将更加强调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建立新的运营管理模式后,特别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后,要不要继续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此外,还将更加强调系统设计、统筹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对股权多元化、现代企业制度、国资管理体制、国有资本运营机制等方面做了全面部署,不再是零敲碎打,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做到了全方位审视、系统性把握。省委省政府确定,还要制定八个方面的配套措施,并提出力争5年内基本解决省属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同时特别强调要建立鼓励改革创新的容错机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