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鸡黍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坚持“三贴近”原则,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重点,扎实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加大培育培训力度。在全镇70个行政村和镇六楼会议室开设市民大讲堂,重点开设党的政策法律讲堂,传统文化道德讲堂,结合集中授课、互动交流、群众“点菜”专家“配餐”、身边人讲身边事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干部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传统道德以及科技知识、先进事迹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的学习,每年培训不少于5期。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全镇广泛开展全民广场舞、秧歌舞大赛等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闲时间,组织鸡黍村“四平调”剧团,精心编排了《夸金乡》、《老牛筋转弯记》、《争婆婆》、《远亲不如近邻》、《王以朋相亲记》、《四德歌》、《拆迁风波》等一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文艺节目,利用晚上时间在各村文化广场上巡回演出,目前已演出20余个村,受益群众2万余人。
筑牢村级文化阵地。结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不断加大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镇建成文化广场63个。其中,东李村、南楼村、焦杭村、杨庄村、张庄村、刘楼村、华光社区等文化广场面积都在1500平米以上,广场上还建设了百姓大舞台,安装了篮球、乒乓球台以及健身设施等,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建成农家书屋15家,藏书7万余册,健身器材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引导特色农业发展。紧紧抓住农民种养习惯和区位资源优势,积极引导村民群众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业。目前,该镇已成功培育李楼村茶树菇种植、刘楼村辣椒种植、东李村山药种植、郭庄村核桃种植、王黄村大棚油豆种植、张庄村大棚菠菜芹菜种植、焦杭村火龙果种植、张胡同村狐狸养殖、孙菜园村黑鱼养殖、南楼村井管制造等特色种植、养殖、加工等专业村30余个,“一村一品”特色优势凸显。(王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