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季度,统计局就会公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面对统计数据,很多人总感觉有点不可思议,统计数据为何和百姓感觉不相符呢?日前,济宁市统计局做客政风行风热线,详细解释了居民收入统计数据到底如何算出来的。据了解,前三季度,济宁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690元,同比增长9.2%。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为12691元,同比增长11.9%。
“关于自己感觉收入与公布数据不符的问题,市民应该从多方面进行把握和看待,大家在解读收入问题时应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市统计局局长展鑫介绍说,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是一个平均数,是所有家庭收入的总和。另外,统计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红利、租金、转移收入等日常所有的收入来源,而有些人仅仅把当月或当年的银行存款和手中结余的现金当作收入,没有把已经消费掉的占收入70%的支出计算在内,这就造成极大漏洞。统计调查的1740户居民家庭,既有高收入户,也有低收入户,最高收入家庭与最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有的相差数倍。经过平均得出的平均线肯定要高于部分最低收入户,这种情况在全国其他城市也普遍存在。
居民收入数据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呢?据介绍,居民收入数据都是由居民家庭一笔一笔记账得来的,记账户很辛苦,每个月都要把家庭的每一笔收入、支出数据详细地记在账本上,然后送到调查队进行录入、汇总、上报。可以说,居民家庭的记账本是原汁原味地记录了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是最真实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反映。另外,在岗职工工资的统计范围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奖金、住房补贴,还包括从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总体来讲,只要属于劳动报酬性质,现行统计制度未明确不统计为工资的都应作为工资统计。
每季度统计数据出炉时,城市居民收入和农民居民收入分别公布出来,那么这两个数据的计算口径是否一样?据了解,从2014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实行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把原来由农调队开展的农村居民调查和国家统计局各市调查队开展的城市居民调查按一套方案、一套标准进行统一规划,形成了“城乡一体、标准一致、衔接配套、数出一门”的新格局,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数据公信力。
这些统计数据值得一读 考公务员或能用到
煤炭国地税收入占全市40%以上
我市是能源大市,煤炭资源丰富,全市含煤面积392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6.7%,已探明储量126.9亿吨,占全省的53.8%,产量占到全省的近一半。煤炭是我市得天独厚的自然财富,多年来,为我市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地税收入占到全市的40%以上,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贡献份额近四分之一,创造的财富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的加速,带动了人员就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
根据2010年5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11月1日零时。为及时掌握人口发展变化情况,在两次人口普查之间进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于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进行过人口普查,共开展了6次普查工作,第7次人口普查将在2020年进行。
新闻延伸
9月份起,我市房价同比指数进入负增长
我市作为一个三线城市,对价格涨跌的敏感性较弱,涨跌相对于大城市时间上略显滞后,幅度略显平缓。我市房价环比指数从6月份开始加速下跌,同比指数从9月份开始进入负增长。
据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短期来看,房价已进入下跌通道;从长期来看,房地产行业受国家政策调控、关联行业发展、整体经济形势等多方面影响较大,走势应以平稳回归合理价位为主,不会出现崩盘或特别大幅的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