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日本大阪路边设疲劳快速检测中心防“过劳死”

时间:2015-01-05 11:52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为提醒日本市民警惕疲倦感,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的疲劳研究团队前年踏出一步,在最繁忙的大阪车站附近设立日本首家疲劳测检中心。  为提醒日本市民警惕疲倦感,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的疲劳研究团队前年踏出一步,在最繁忙的大阪车站附近设立日本首家疲劳测检中心。

  中新网1月5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5日报道,“过劳死”是日本职场的一大致命伤,日本当局已将“慢性疲劳症”列入难病之一。为提醒日本市民警惕疲倦感,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的疲劳研究团队前年踏出一步,在最繁忙的大阪车站附近设立日本首家疲劳测检中心。

  这个疲劳检测中心设置专门测量疲劳的迷你型“自律神经测试感应临检器”。如同量体重和血压,人们能很快测出疲劳指数。受检测的人只要把生日和性别输入电脑,握住一个好似电玩的遥控器,电脑一分钟后就能运用心跳和血压测出疲倦度。

  一名40岁男士在接受检验后,看见测试结果单上写明,自己的“疲劳年龄”是60岁;一名26岁的日本女士测试后,难以相信自己竟然会被疲劳折磨成一名“50来岁”的中年人。

  前往采访的记者们也接受了同样的检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亚洲记者都有着颇高的疲倦度,只有一名来自丹麦的欧洲记者的测试结果比实际年龄少。

  大阪市立大学健康学科著名教授渡边恭良受访时说,“在经济加速发展的亚洲,人们不太懂得松懈自己,大多数人都成了工作狂。”

  他强调过度疲劳可能会让人一病不起,“疲劳不像头疼头晕,让人受不了就会去看医生,因此常被人们忽略。生活在一个步骤快、工作压力又大的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会因为睡眠不足而累积疲劳。过度的疲劳会引发各类疾病,最终还会致人于死地。日本医学界把疲劳列入预防医疗的研究领域,我们一直都在研究人体内的疲劳组成要素。通过这些研究成果,也发明一些能除疲劳以及缓解疲劳的方法。”

  人们之所以会感到疲劳,是因为当活动量多、睡眠不足时,体内就会出现伤害细胞的活性酸素。大阪市立大学疲劳研究所这些年来,热心钻研的是追踪和分析一个代号为“FF”的疲劳因子。它是在2008年为医学界发现,近期成了日本解决疲劳问题的重点研究。

  该研究所的疲劳博士梶本修身发表的论文指出,“FF因子的克星就是恢复疲劳FP因子,当疲劳感出现后,身体好的人是会自动发出FP因子。不过,当人们体弱或精神不振时,这个机能就会反应迟钝,导致自律神经错乱,最终被疲劳因子所占据。”

  日本疲劳学界与产业界这些年来开发各种解压产品。除了药物,大阪市立大学的疲劳研究队伍还做试验,证实了“笑容”是解除疲劳的最佳良药;泡温泉、脚疗、适当的户外活动、看绿色大自然、闻香等都有着解除疲劳的效应。让人出乎预料的是,喝茶或咖啡的效果不大。

  日本劳动律师团日前指出,日本劳动法标明加班时间以一个月45个小时为限,但日本企业一般都无法遵守。

  据日本厚生劳动部的过劳死数据,受承认的平均每年为60个人。不过,日本劳动律师团的调查显示,当局未包括因职业而引发的忧郁症族群;日本每年300万自杀人口里,有1000多起来自职业倦怠与疲劳。

  前年5月,联合国社会权规委员会已向日本发出警告,认为有必要设立措施,来消除当前过高的“过劳死”。去年10月,日本在内阁会议中通过首个《过劳死防止法案》,有关内容督促日本企业重新检讨太长的工作时间;同时也建议日本企业与日本医学界配合,利用保健中心进行相关的体检,共同维护日本人的身心健康。

相关阅读
  • 拉美疫情预计6月到达高峰 巴西总统因消极防疫被架空
  • 美国白宫:建议美国民众自愿进行面部遮挡防疫
  • 被批疫情防控不力 彭斯试图甩锅给中国和美疾控中心
  • 伊朗两位副总统确诊,防控面临三难
  • 意大利疫情暴发之谜:近40天防控黄金期被浪费
  • 美媒:美国防部出现12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
  • 特朗普:为防范病毒,已经好几个星期没摸脸
  • 为防范新冠肺炎疫情 朝鲜继续加强卫生防疫事业

    • 上一篇:日本将下调国民投票年龄 由满20岁下调至满18岁
      下一篇:NASA研制可充气飞船减速器 用于安全登陆火星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