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鸡黍镇将继续按照“提升年、显效年”的总要求,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三量齐升”为目标,抓班子带队伍,求和谐保稳定,以科技促发展,全力以赴抓好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特色化、社会和谐化、组织保障化“五化”建设,为全镇各项工作开篇布局谋取新的发展。
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重点,全力加快新型工业化。依托省级中心镇的优势,紧扣“诚信古镇、商贸重镇”发展定位,牢固树立“抓招商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立足现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采取以情招商、以商招商、闲置资源招商和走出去招商等方式,大打一场招商引资攻坚战,在引进税源型、惠民型、环保型大项目上下功夫、求突破。年内力争引进1个投资过2亿元的项目入驻金乡县三大园区,引进5个过2000万元的项目落户镇产业园区。对现有的12个新建、续建项目,分别明确专人进行包保,强力推进建设,使其尽快实现投产达效。同时,积极争取各类惠民项目,为全镇发展聚财力,带动村民群众致富。
以强镇富民、一村一品为重点,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对丁庙林蛙养殖示范园和张寨周庄百果园两个高标准农业示范项目,分别明确专人盯紧靠牢,全程帮扶,力争尽快显效。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逐步打造鸡黍现代农业生态养殖、采摘观光园特色品牌。以李楼村茶树菇种植、田口村荠菜种植、张胡同村狐狸养殖、张庄村大棚菠菜种植、南楼村井管制造等特色种植、养殖、加工等专业村为示范,不断放大“一村一品”特色优势,积极引导更多的村民群众转方式、调结构,重特色、打品牌,在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和农民纯收入上做足文章,通过村级组织的创业,带动群众的就业,惠及百姓的家业,让村民群众的生活更加殷实。
以规划管理、提升水平为重点,稳步推进城镇特色化。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立足“省级中心镇、商贸重镇、诚信古镇”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不断加强镇驻地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枣曹线为轴,对镇驻地现有的诚信蔬菜市场、商贸市场、建材市场、瓜果市场等7条不同功能的商业街进行高标准规划建设,组织镇综合执法、环卫所同志全力靠上,加强市场规范化管理,逐步提升省级中心镇功能和形象。同时,加快推进鸡黍诚信社区建设,不断加强社区内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外围路网环境建设,集聚人气,优化环境,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以改善民生、办好实事为重点,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化。坚定不移地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重点,拓展亮点,着力解决好群众就医、上学、创业、就业、社保等最急迫、最关心的问题,让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公平的服务。结合鸡黍实际,着力实施好苏楼、鸡黍等7个管区、52个村、6万亩土地的高标准治理项目这一“民心工程”,通过项目建设,全镇80%以上的土地达到旱能浇、涝能排、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认真落实好上级各项惠民政策,积极探索“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继续抓好信访稳定工作,有效化解信访积案,夯实综治维稳基础,提升社会管理效能。
以带好队伍、提升效能为重点,着力推进组织保障化。结合镇机关干部的优势和特长,积极探索“自由选岗”机制,对年轻干部委以重任,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潜力。大力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在前期村两委换届的基础上,及时举办好新任村干部培训活动,聘请党校老师、有关经济部门、致富能手进行授课,尽快提升党员干部素质。深入实施“强村富民”工程,充分发挥种植、养殖、加工等特色村的示范优势,在全镇积极开展“书记比作为、收入比增长、服务比口碑”竞赛活动,带动更多的村民群众创业致富,增加村民收入。加强督导考核,继续实施“一线工作法”,镇两委成员带头深入一线,带头包保项目,带头解决问题,在全镇重点打造雷厉风行、快速落实的工作作风,培育“求真、务实、高效”、“激情、创新、活力”的党建工作品牌,为生态、文明、富裕、和谐新鸡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周瑞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