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的生意又开始忙碌起来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济宁二手房市场逐渐走入冰冻期,加上房屋租赁市场进入淡季,在各种负面消息的交织之下,着实让房产中介的日子极为难过。
二手房市场迎来“第二春”
市民刘女士有一套住宅打算出售,将出售信息挂在网上已有两个多月,起初还有数十个房产中介陆续打来咨询电话,均表示对这单生意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过了一段时间,房源热度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各方对这套房源的关注偃旗息鼓。“很纳闷,为何再也没人关注我的房子了?我咨询了中介后才了解到,去年年末,无数套二手房房源一股劲地推向市场,这些房主都想通过卖房来变现,毕竟短期内房价回暖不太现实,这就造成‘粥多僧少’的现象。”刘女士介绍说,“但是,进入2015年以后,这些前不久‘失联’的中介,又纷纷带来客户看房,而从他们口中得知,如今的二手房市场的确有所回暖。”
据记者调查,发现当前济宁二手房市场里,看房者的确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二手房在经历较长时间的颓势后,价格有所下滑,看房者的议价能力明显增加;二是放开首套房贷款限制,激发了购房者尤其是有着改善型需求人群的买房意愿;三是由于楼市政策尚不明确,加上开发商资金“捉襟见肘”的现状,让济宁新建商品房开发力度大幅放缓,这造成济宁新开盘项目急剧减少,新房销售处在消化库存的尬尴时期,也让购房者对新房交工时间心生芥蒂。在以上三点原因的重叠作用下,购房者将视野重新回归那些位置较好、价格合理且配置健全的二手房源就再合理不过。
城区房源火热市民“喜旧厌新”
那么,伴随关注二手房的购房者逐渐增多,市场成交活跃度是否一同回暖?现实或许并没有这么乐观,从济宁房产监理处二手房过户“门第冷清”的现状就可见一斑。据工作人员介绍,进入2015年后,来交易中心办理业务的市民,绝大多数是办理新房房产证以及新房贷款手续,二手房过户的并不算多。而据一些中介介绍,由于二手房源相对充足,甚至很多小区有几十套的二手房同时在售,这让购房者着实挑花了眼,并最终影响成交。
市民孙先生最近一段时间打算为儿子购入一套婚房,他认为价格合适的新建商品房距离城区较远,不利于他们未来“带孙子”,而且南北通透的小户型房源越来越少,最后他将目光放在城区二手房上。“我的购房预算是70万元左右,最好不贷款。这个价钱可以在济宁郊区买入一套140平米的大三居了,但我宁愿在城区买个100平米左右的二手房。”孙先生盘算起自己的购房经,“我粗略计算了下,大户型房产,虽然住着宽敞,但日后的居住成本太高,对于收入不稳定的年轻人来说并不实用。面积越大,每年需要缴纳的物业费、暖气费甚至电费都不是小数字。再加上售价不菲的车位以及装修费用,那些看上去便宜的新房,实际使用成本却并不低。”
但是,孙先生并不急于入手,他想多转转、多看看,等待碰上更好的房源再入手,同时也可以“吊吊卖家的胃口”,这也成为如今多数购房者的心态。究竟哪些二手房源最受购房者青睐?据中介介绍,过户费用、物业口碑、新旧程度以及小区配套,往往是购房者最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