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曲阜市以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为抓手,坚持大力度投入、大规模提升,全方位推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镇村面貌不断改善、管理服务不断深化、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农民群众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不断提升。2014年,曲阜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曲阜市;顺利成为“全国文明城曲阜市提名城曲阜市”和山东省唯一一个获批创建国家森林城曲阜市的县级曲阜市;国家环保模范城曲阜市、国家园林城曲阜市和国家级生态曲阜市创建工作通过预评估。曲阜市11个涉农镇街9个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镇街。
坚持文化为魂,建设美丽乡村。深入推进“彬彬有礼道德城曲阜市”建设,大力实施“勤、善、公、和”四大工程,全面启动“百姓儒学”工程,创新举办首届“百姓儒学节”;村村设立“第一书记工作室”、“和为贵”调解室,全面推行“民情夜会”制度;1个济宁曲阜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1个曲阜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10个镇街美丽乡村示范片区、13个济宁曲阜市级美丽乡村、37个济宁曲阜市级生态文明乡村和15个曲阜市级精品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石门山镇荣获济宁美丽乡村县级示范片区观摩评比第一名、吴村镇荣获济宁美丽乡村曲阜市级示范片区观摩评比第二名。
坚持生态为先,改善城乡面貌。建立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体系,实现了保洁员工作、垃圾中转站运转、检查评比、奖惩兑现“四个常态化”,两次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均位列济宁曲阜市各县曲阜市区第一名;深入实施城乡“大绿化”工程,广泛开展创建绿色村镇(街)、绿色社区、绿色庭院活动,累计植树2600余万株,曲阜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实现生态建设“村村绿”。
坚持发展为重,深化服务改革。健全完善农村社区服务配套体系,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成曲阜市镇两级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提高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水平,曲阜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96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建立了以百名技术人员为主体,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辅的全时段、全覆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曲阜市农民合作社农户入社率达到41%;农业科技生产率不断提高,曲阜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小于5‰。
坚持民生为本,提升文明程度。在先后投资6.2亿元,建设农村公路、村内街巷2200公里,所有村居全部实现“村村通”、“村内通”,基本实现“户户通”的基础上,将曲阜市农村公路和硬化街巷全部纳入日常养护和保洁;新安装路灯1.12万盏,升级改造路灯2180余盏,实现“村村亮”;深化实施视频监控全覆盖、打霸除恶“亮剑”行动、“一村一名法律顾问”等50项平安创建工程,全省社会治安满意度调查成绩获得济宁曲阜市第一名;实施全民免费体检、困难家庭大病全报销和“一村一医”工程,农村文明程度和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