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济南1月23日讯(山东台记者 廖亮 李杨)“舌尖上的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需要法律法规来保障和监督。去年,多位省人大代表就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提出很多建议。一年来,这些建议办理的怎么样了,有关部门有哪些新举措?
去年,省人大代表高三阳提出了《关于保障农产品和食品安全及首卖负责制的建议》。省人大代表、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副院长高三阳表示,努力实现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产品也可以召回。
省人大代表张敏在调研中发现,农村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存在严重安全问题,不良商贩也把农村当成伪劣食品倾销地。惠民县公安局李庄派出所副所长张敏表示,要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监测队伍和机构的专项投入,充实监测人员增添检测设备。
根据省人大代表的建议,山东去年主抓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发布了《山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和配套文件,山东在依法监管农产品安全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去年,山东全面实行农药告知制度,查获没收销毁不合格农药产品55.3万吨,27000多家农药经营店纳入农药监管与追溯信息平台。投入7000万元在全省五个县改善产地环境,提升耕地质量。
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李学太告诉记者,对农业投入品,特别是农药,始终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从2014年监测结果来看,瓜果专项监测合格率在98%以上。
在食品流通领域,食品药品监管局根据代表建议,把农村食品安全整治作为十大专项整治之一,规范农村学校周边食品店、餐饮店,将全省一万零五百多个食品店、小摊贩纳入监管。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流通监管处处长尚青认为,在制度方面围绕农村专项整治制定了两项制度,通过管住批发市场来净化农村食品市场,保证农村市场的供货商提供的食品有合法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