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晚,法国国防部长让·伊夫·勒德里昂乘机飞往埃及首都开罗,与埃及方面签署一项价值大约59亿美元的军售协议,向后者销售24架“阵风”战斗机。经过3个月的磋商,埃及最终将成为购买“阵风”战机的首个国外买主,法国希望这次军售能够刺激其他国家竞相购买。
“阵风”战斗机:研发历经波折,已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史
“阵风”(Rafale)战斗机是法国达梭(Dassault)飞机公司设计开发和建造的双引擎、三角翼、高灵活性、多重功能战斗机。1970年代中期,法国空军开始考虑即将在未来20年之内需要被取代的现役机种而提出战术作战飞机计划,同时法国海军也提出他们的海军作战飞机计划来取代当时的F-8舰载战斗机。由于这两个计划有许多相同的需求,法国海空军同意将两个计划合并为试验作战飞机计划,研发下一代的战斗机。这一时期,恰逢意大利、西班牙、西德、德国、英国也正研究共同研发欧洲战机,法国曾考虑加入,但法国倾向设计出约9吨的战机,但其他国家倾向大于10吨以上的设计,法国最后在1985年决定退出。
1985年,法国展示了“阵风”A技术展示型。1986年7月4日,“阵风”战斗机首次试飞。当时为该机设计的“斯纳克玛”M88发动机的发展工作还没有完全成熟,无法进行安全试飞,因此试飞时使用的是F/A-18“黄蜂”战斗攻击机使用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F404-GE-400补燃涡扇发动机。展示机的性能给法国国防部留下了很好的影响,法国国防部从1988年决定定购“阵风”战斗机。同时,试验机继续进行测试,包括在航空母舰上落点和立即起飞,以及试验早期的M88引擎。1994年“阵风”A型机退伍。虽然“阵风”A与“台风”战斗机性能和技术类似,但1994年3月“台风”战斗机首飞时,“阵风”A已经拥有三年的试飞经验,包括航空母舰试验。
与此同时,法国又为“阵风”战斗机设计了B、C、M等多种型别,其中“阵风”B型为法国空军的双座战斗机,“阵风”C型为法国空军的单座战斗机,“阵风”M型为法国海军的单座战斗机。“阵风”B型的原型机于1993年初首飞,一开始“阵风”B型计划为教练机,但海湾战争和科索沃证明在攻击和侦查任务中一名第二飞行员拥有极高的价值,因此法国国防部定购了更多的“阵风”B型战斗机。“阵风”C型的原型机于1991年首飞,“阵风”M型的第一架原型机于同年稍后首飞。目前,法国还在为法国海军发展一种双座位的“阵风”N型。2004年12月末,法国空军获得了最早的三架“阵风”B型。它们被驻扎在蒙德马桑的空军基地进行战术研究和飞行员训练。2006年第一支空军飞行员队在圣戴泽尔组成,由于交货延迟使得这支飞行队的组成也被拖延。
“阵风”战机技术现代化程度高,作战性能值得圈点
“阵风”战斗机翼展10.90米,机长 15.30米,机高5.34米,机翼面积46平方米。“阵风”战斗机的飞行数据如下:最大平飞速度(高空) M2.0,(低空)1390千米/小时;进场速度213千米/小时。起飞距离(防空)400米、(对地攻击)600米;作战半径(低空入侵,带12颗250千克炸弹,4枚“米卡”空对空导弹,共4300升的3个副油箱)1033千米、(远程空对空截击,带8枚“米卡”空对空导弹,6600升的4个副油箱,高度12200米出航)1759千米,作战巡逻时间超过3小时。
“阵风”战斗机选用机身下两侧两个互不干扰的半埋式进气道,飞机的两台发动机能独立工作。机身下两侧进气对机场条件要求不高,可在野战机场使用,但对空中机动作战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转弯时机身两侧进气道进气量相差悬殊,从而导致飞机容易失去平衡。“阵风”偏好接近的前翼和三角主翼,全动鸭式前翼布置在发动机进气道上侧,着陆时可转到90度位置,起减速板作用,减少滑跑距离。中机身切面是V形,可保证大迎角状态下进气流场通畅。全机形状采用翼身融合技术,以减小跨音速飞行时的阻力,和“台风”一样也采用双发单垂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