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兴隆镇聚焦金乡县委、金乡县政府“四个争当”工作总要求,奋力实现“四个转换”工作目标,坚持一切工作具体化,重点工作项目化,突出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财政税收、两区同建、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现代服务业13条工作线,高点定位,务实重干,奋力开创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定目标,拼进度,加快经济发展向工业主导转换。紧扣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以高速连接线为金字招牌,继续采取主要领导抓招商、明确专人定点招商、发挥亲情友情促招商、鼓励干部全员招商等方式,打造一支能拼敢打的招商队伍。赴北京靠上对接入食品园区的卡瓦斯饮品项目,确保项目早日开工建设;赴福建、四川、上海等地对接重点在谈项目,力争项目尽快签订投资协议。重点推进大项目建设,突出抓好财源支撑点和增长点,促进金王黑蒜、春晖服饰尽快投产显效,着重抓好友源棉纺织、福盛隆新能源科技、瑞和制造等骨干企业技改扩能,重点培育2家企业发展成为规模工业,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引进2000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2家、5个过千万元项目入驻金兴产业园区。
抓重点,树亮点,实现现代农业向高效精深转换。大力实施2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高效实施对涉及3个管区、16个行政村的2万余亩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开启兴隆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新起点,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接金司路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带,扩大陈高庄火龙果基地规模,打造金乡特色采摘园新亮点,规范发展菜园油豆、杨堂葡萄、黄口油桃、东沟苗木、大楼花卉等6处特色种植基地和李草庙肉鸽、李菜园黑猪、潘阁青山羊、陈王奶牛、杨堂獭兔等5个特色养殖基地。围绕火龙果、油豆、苗木花卉等产业,抓好宣传推介、抓好商标注册,通过各类媒体、网络平台、推介会、展览会、发布会等方式,提高特色种植的知名度,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现代农业多点联动、竞相发展态势,让特色农业项目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重规划,建精品,实现城镇建设向精品宜居转换。以“两区同建”工作导向为统领,以盛隆商贸城和金兴产业园为依托,坚持商业化开发、市场化运作工作理念,按照“一次规划、分布实施”的思路一张蓝图绘到底。科学做好行政办公、居民小区、商贸物流、教育、医疗、路网、工业园区、现代农业观光区等总体规划布局,拉好大框架。加快李草庙社区和兴隆社区后续建设,探索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新理念,完成庞庄、李大楼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复垦和验收工作。提升盛隆商贸城和金兴产业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凸显小城镇靓丽形象。下大气力规划建设金兴工业园区,完成园区魏兴路、吉兴路至程庄、吉兴路至苗刘新、扩建工程,形成园区“三纵两横”的路网格局,完成园区规划设计,建设创业服务中心一处,标准孵化器两处,提升金兴产业园对镇域经济的支撑地位。
抓民生,促和谐,实现民生事业向均衡普惠。以“五城同创”为契机,确定“示范先行、点线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连片实施大棠树、张楼、席楼、郭店、魏店、落城、程庄市级生态示范村建设,高标准打造一批生态文明示范村、样板村,开启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省级标准化”建设,开通兴隆至胡庄公交线路,提升卫生院、计生服务站服务水平,完成1处污水处理站建设、完成2处饮水安全保护工程。加强镇敬老院规范化建设和精细化服务水平,提高集中供养能力。进一步提升镇村文化广场建设标准,举办广场舞、秧歌舞、百姓大舞台、送戏下乡、斗羊比赛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周成涛 刘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