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潍坊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身边文明成新常态(2)

时间:2015-03-09 11:55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在工作之余,基层干部积极充当志愿者,义务为城市的文明建设添彩出力成为了一股潮流。高新区机关事业单位志愿者2000余人,每逢休息日都会走上街头疏导交通、深入居民小区清理垃圾;奎文区文化路社区的干部职工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服务事项,编印成《便民服务手册》、《便民服务图册》,并亲自送至每户居民家中;潍城区人民商城社区的“4点半学校”,专门接纳父母不能按时接送的孩子,而该社区干部职工义务当起了“保姆”,为孩子们辅导功课,一起做游戏,免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广大基层干部职工的举动,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为广大市民知晓创城、支持创城、参与创城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千多个日夜的更替,写就潍坊创城行进的脚步。当十年一剑磨过,潍坊从创城中得到了荣誉,更重要的是,这个城市的每一个成员,分享着文明的成果,这座城市,也浸润着文明的滋养。

  一点一滴实干“细流”,汇集成了推动城市文明进程的洪流:环境整洁了、秩序井然了、生活舒心了……城市的文明色彩越来越鲜亮。

  十年,文明渗透一座城,这座城市,叫做潍坊!这里的人民,就是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者!

  “身边文明”成新常态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也是城市建设的主体。城市的文明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市民的文明素质。今天,道德的感动力在潍坊越来越强,文明的气息在潍坊无处不在。

  每天,很多社区居民都要在阅报栏看看已是习惯。他们说,有时只是为看一眼上榜的“潍坊好人”。常态化评选发布“潍坊好人”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缩影。“潍坊好人”的动人之举,为市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感动和感悟。

  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就是建设精神,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植于人们心中,外化于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锲而不舍的文明创建,长期的积累与厚重的铺垫,使潍坊人民在这场创建文明城市的“大考”中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成为全民创建大合唱中最动听的一个个音符。

  开展“修身律己做文明人”,实施“四德工程”,分类推进“道德讲堂”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广泛开展“做主人,争先锋,我与城市共提升”主题活动,评选倡树了“身边好人”、“文明市民”和“道德模范”……我市在创建过程中开展一系列活动,从细小处落实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参与活动。

  相信市民、发动市民、依靠市民,让文明创建根植于社会文化的深厚土壤,激发了群众的无穷智慧,调动了群众积极投入的火热情怀,形成了自觉讲文明、重品行、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文明成为百姓幸福生活的“新常态”.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公共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这样的方式既绿色环保又减少了交通拥堵,还会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文明、生态、美丽!”市民李娜告诉记者。为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理念,我市高起点规划建设了市区公共自行车项目。自从公共自行车服务推出以来,她就坚持能不开车就不开的原则。

  像李娜这样默默无闻、齐心协力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贡献力量的市民不计其数。弘扬社会正能量,从细微处见价值。正是她们坚守内心的执着,承载了全市人民锲而不舍的渴望和追求,承载了各行各业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胆识和魄力,倾注了全市人民群策群力、共创共建的汗水和心血。市民素质的提升、文明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文明需要每个人的坚持,把创城中养成的好习惯坚持下去,把创城中不怕辛苦不怕受累的精神坚持下去,把创城的成果持续惠及市民,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幸福指数。

相关阅读
  • 山东4地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
  • 孙守刚到莱芜调研
  • 山东第三轮专项巡视:督促被巡视地区加大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力度
  • 青岛、烟台被批准列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 枣庄通报6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 山东省纪委印发通知要求确保节俭文明廉洁过节
  • 山东省启动第七批“城乡文明牵手共建”示范行动
  • 滨州通报6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 上一篇:“青岛酱油”不达标被查 不合格产品已销售一空
    下一篇:菏泽6岁男童吃完棒棒糖后死亡 疑被投毒鼠强(图)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