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兖州区渣土运输市场井然有序,乱拉乱倒,抛洒、不按信号行驶现象得到遏制。渣土管理办公室运转正常,各项管理制度和宣传牌匾建立健全,“GPS”定位系统建立运行,实行全程监控,并为已注册验收的顺通、和通、运通、龙顺、惠民五家渣土车公司的36辆统一标识标牌的运输车辆免费安装了“行车记录仪”,对所有车辆建立了“一车一档”,对驾驶人员建立了信息登记和培训制度,进行动态化管理。由交警、交运稽查、综合执法组成的20人专业队,不分昼夜对没有合法手续的社会渣土车辆严查严处,有效净化了道路交通环境。
齐抓共管,完善道路安全隐患综合治理机制
兖州区境内现有道路总里程716千米,交警部门对全区国省道、县乡道路及城区街巷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拉网式排查。通过认真排查,疏理出了46处道路安全隐患,形成了详细的书面排查报告。在此基础上,兖州区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挂帅,以区安委会总牵头,公安交警、安监、交运、公路、住建、规划等部门参与的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领导小组,研究了工作意见,制定了实施方案。
根据工作方案安排,兖州区召开了全区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动员大会,将排查出的46处安全隐患整改任务分解到了各镇街及交运、公路等部门。并责成区安委会、督查办全程监管,督办到位,实行阶段性通报和责任追究。
去年12月,兖州区公安局联合安监、督查办等部门,对前期整改情况进行专项督察,并形成了督察通报,46处安全隐患已按照时限和标准全部整改完毕。西城区新修通的1.5公里长的荆州南路,存在急转弯、下穿式立交桥等较大安全隐患,按照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三同步”要求,领导小组对道路承建单位下发了隐患整改通知书。目前该路段已按照标准安装了爆闪式警示灯及相关标志、标牌,确保了行车安全。
(王玉强 王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