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产业链条 综合利用资源
山东恒信集团董事长、山东荣信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司相芳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如意时指出,企业是创新主体,掌握了一流技术,传统产业也可以变为朝阳产业。恒信集团、荣信煤化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推进转型升级,连登中国民企500强、中国民企制造业500强和山东企业100强,荣获山东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山东省节能先进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升级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今年1至10月,利税实现5.2亿元,保持了同行业最好水平。
围绕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发展理念,基于“十三五”规划特别是煤化工行业“十三五”规划方向与原则,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恒信集团、荣信煤化和恒信科技将谋划好“十三五”新篇章。在发展理念上,按照马书记对济宁企业家提出的要求,虚心向如意、华勤、太阳纸业等优秀企业学习,将进一步提升境界、格局与胸怀,围绕我们自身提出的“十讲十重十要”理念发展好旗下的企业,讲依法治企,重四德弘扬,要引领文化铸魂; 讲绿色生态,重安全节能,要担当环保责任;讲求真务实,重科学和谐,要力求质量效益;讲标杆效应,重学习超越,要做到见贤思齐; 讲转型升级,重创新驱动,要实现协调发展;讲争先进位,重两化融合,要努力创造一流;讲互利互惠,重合作共享,要秉承开放诚信; 讲三严三实,重公平公正,要聚集四方精英;讲有为有位,重幸福指数,要打造魅力企业;讲造福员工,重回报奉献,要强企兴邦爱国。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上,煤化工板块,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继续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产业进一步升级。规划建设好100万吨甲醇制烯烃、30万吨双氧水、30万吨丙烯制环氧丙烷等项目,直至生产出聚醚聚氨脂等终端产品,努力将这一板块建设成为国际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同时在转型发展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在房地产、医养结合的健康产业等领域论证谋划发展项目。做大做强企业,为建设工业强市、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快创新发展 打造百亿辰欣
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杜振新
近年来,辰欣药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秉承“推陈出新,诚实守信”的企业理念,不断创新改革,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企业规模,实现了企业快速健康发展。2014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6亿元,位列中国制药工业百强第38位; 今年1至10月份,在国家经济形势下行压力下,公司实现逆势增长,销售收入和利税均同比增长10%以上,继续保持健康稳步增长态势。
实施产学研结合,优化产品机构,助推企业持续发展。为增强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辰欣药业在科研平台建设、产学研结合、科研投入等多方面开辟了畅行无阻的通道,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保障。目前,公司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抗生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静脉营养大容量注射剂工程实验室,并与英国利物浦大学、美国佐治亚大学、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国内外30余家优秀科研院所和研发公司合作,在抗癌药物、心脑血管药物等方面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已签定国家1类新药和生物仿制药开发合作合同近30项,成功研制国家级新药60多个,其中一类新药2项,二类新药8项,四类新药36项,对完善公司产品组合、延长产品线和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
审时度势,谋划未来,打造百亿辰欣。矢志不渝加强新药研发力度,利用现有的产学研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校的合作力度,重点研发首仿、强仿及一类新药,获得3至4个1.1类新药批文。在此基础上,将研发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辰欣科技园重点生产抗癌、抗乙肝病毒、糖尿病、心脑血管、抗抑郁、麻醉药等治疗性高端产品,在汶上OTC 生产基地培植辰欣非处方药市场,在鱼台发展特色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基地。加快上市步伐,提升企业资本运作能力,进而为企业持续发展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广阔发展空间,力争“十三五”末,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20亿元的目标。
在发展中促转型 在转型中谋发展
济宁碳素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庆义
两年来,济宁碳素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掌握了一流技术,传统产业也可以变为朝阳产业”的指示精神,把“转型升级”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加速发展中促转型、转型中谋发展,加快生产园区化、专业巨人化、产品高端化、产业集群化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了转型升级发展新突破。
传统碳阳极焕发勃勃生机。成功开发“低消耗碳阳极”,比一般阳极电解周期延长一天,吨铝降低电解炭耗15Kg,吨铝减少CO2气体排放55Kg,成为行业中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首选产品。自行研发煅烧炉余热综合利用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三套余热发电装置发电量达到9000千瓦/小时,年节降电力成本6000余万元,节约标煤8万吨以上。
煤化向精细化工延伸,推动传统煤化转型升级。投资3.3亿元新建了4万吨/年苯酐项目,于去年6月份投产,新增销售收入5.2亿元,利税1.43亿元,年节约标煤6万吨。
以产品高新化促进转型升级。先后投入2亿多元开发成功了1万吨浸渍剂沥青、3000吨生焦负极材料、3000吨氧化纺丝沥青以及碳微球、萘系中间相、碳纤维、碳碳复合材料等新型碳材料,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成为国内新型碳材料基地。“十三五”期间,济宁碳素集团将做深做长煤化产业,以煤化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建设精细化工园,投入5个亿建设MF分散剂、咔唑、蒽醌以及DEHCH环保型增塑剂等系列精细化工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5个亿。做大新材料,以碳纤维、碳微球、碳碳复合材料为牵动,迅速形成现有高科技产品规模化、市场化。研发新上500吨活性炭微球、100吨中间相沥青、1000吨沥青基碳纤维等高科技新产品,品种扩至10个以上,倾力打造产量最大、规格最全、销售收入过100亿的国家战略新型碳材料原料和生产基地。做透碳阳极,以“两高一低”碳阳极、惰性阳极为突破口,深入开发电解延长时间更长的低消耗阳极,跟踪惰性阳极研究发展,做好焙烧余热综合利用,打造全国碳素生产循环经济生产示范基地。到“十三五”末,力争销售收入突破200亿,跻身全国500强。
推动企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
菱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江保安
两年来,菱花集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快实施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企业软实力。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平台,实施产学研联合创新,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等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00多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近两年申请专利102件,授权专利57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21项。
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实施工农商大循环,实现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梁山菱花生态工业园一、二期项目已完成投资28亿元,采用并集成国内同行业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大型设备、自动化控制、产品质量追溯,实现了工厂现代化、设备大型化、操作自动化、科技集成化、废物资源化、环境生态化,综合生产技术指标、产品质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味精成本下降了25%左右。
以质取胜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关键。菱花集团通过改良发酵菌种、优化转晶工艺、优化配方等,味精、鸡精产品质量达到全国最好水平,味精价格同比提高了9.5%,比一般厂家高出600元左右,仍然供不应求。实现了产品质量追溯平台、ERP系统平台、网站平台、生产视频监控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五网”信息化共建,把好了食品安全的农业原料、工业加工、商业流通“三道关”。
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国际贸易逆势上扬。2015年国家恢复味精出口退税,加大国际市场开发,产品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1至10月份出口味精3.97万吨,同比增长了39.2%;创汇4574万美元,同比增长了45.2%。“十三五”期间,菱花集团将按照“以工带农、以农促工,工农商互动、良性循环,城乡一体、区域协作”的发展思路,联合加快建设工农商“113”工程(100亿生态工业园、100万亩生态农业园、300亿安全食品商贸物流园),成为全国最大的工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和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实施创新驱动 优化产品结构
卡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之玉
近年来,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企稳回升基础不牢、经济内生动力较弱”的复杂环境,卡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实施创新驱动、优化产品结构、推进资本运作等举措,在企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方面成效明显。
在实施创新驱动方面,卡松科技立足国家级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与中科院兰化所、山东大学等高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成功开发了节能型合成电梯油、回转式螺杆空气压缩机油、水基润滑油等新产品,多次获得国家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等各级重点项目立项,多个科技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公司是山东省润滑产品标准主要编制单位,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10多项、省市级科学技术奖10多项。
在优化产品结构方面,卡松科技立足“与美孚、壳牌争市场、争空间、争气、挣利润”的市场定位,依托“文化营销、品牌营销、技术营销、服务营销、团队营销”的营销优势,围绕“为工矿企业提供完备的整体配套润滑方案”的发展定位,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升级拳头产品,提高服务质量,扩展市场空间,提升品牌价值。
在推进资本运作方面,继成功与以色列英飞尼迪投资集团实现资本合作,今年8月,卡松科技成功在“新三板”上市,标志着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开启了资本运作的新模式,步入了企业转型升级和提速发展的快车道。“十三五”期间,卡松科技将将立足国内润滑油行业制高点,抢抓济宁市建设“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先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快捷优势,与国家工信部共同搭建国家级润滑设备公共服务平台,充分整合政府、高校专家、行业、市场等各类社会资源,融合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打造“信息汇聚共享平台、技术革新传播平台、跨界合作实验平台”,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痛点、增加市场赢利点。
走高端精品差异化竞争之路
山东联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应华
经过十余年的创业发展,山东联诚集团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铸造百强企业,具备研发、铸造、机加工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专注于国际市场及国内高端市场,主要服务于国际一流品牌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向多品种的拓展、从售后市场向OEM市场的升级。公司先后荣获“中国铸造企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和“中国铸造行业汽车分行业排头兵”、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铸造行业AAA级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今年1至10月份,联诚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0.6亿元,利润1.6579亿元,上缴税金6630万元。“十三五”期间,联诚集团将加大转方式、调结构的力度,坚持走高端精品、差异化竞争之路,在立足现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未来5年,计划新增投资25亿元,新上新能源汽车机电混合动力系统、农机装备、智能数字化车间等重点项目,拓宽产业范围、延伸产业链条,形成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新能源汽车机电混合动力项目,该项目采取整体规划、分步投入、分期实施的方式,一期投资约为3.5亿元,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从事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在前期已经完成引进弘毅投资、鲁信集团、齐鲁证券等战略投资者的基础上,目前与齐鲁证券、大成律师事务所、天恒信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签署协议,预计2015年12月份完成股份制改造工作,2016年初向证监会提交上市申请。加快推进农业机械以及关键零件项目,全力开发生产柴油发动机、液压马达、提升器、变速箱、四驱桥、传动箱等拖拉机关键零部件,为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等国内外知名农机厂家提供各类农用零部件。在此基础上,自行研发生产大中型拖拉机及其他农业机械,实现公司从零件——部件——整机的突破。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达到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3亿元。同时,公司将加强技术创新、企业管理、资金筹集、人才队伍建设、扩大销售网络、国外并购,为项目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营造云农场生态系统
山东天辰云农场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何进
云农场是由山东天辰云农场有限公司在济宁市嘉祥县投资建立,于2014年2月8日正式上线运营,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首家集农资电商、农产品定制与交易、农村物流、农技服务及农村金融等领域为一体的农业互联网高科技综合服务商。
云农场专注于“只做农民种地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战略定位,以村站服务中心和农场主服务中心为基础,开展多种增值服务:产前开创“互联网+农资流通”新模式,农户可直接在平台上以低于传统渠道15至45%的价格购买到正规厂家的正牌产品;产中为农户提供农技、农机租赁、农业金融、测土配肥、农村物流等服务,实现轻松种地;产后为农户提供农产品在线交易,农户和采购企业的直接对接,让农产品卖得好。截至目前,云农场登记注册用户120万,消费用户近百万; 已在全国建立300多家县级服务中心和28000余家村级服务站,提供村级服务站长工作岗位15000多个,13000多位传统经销商转型为服务商。
乘着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的东风,云农场将继续秉承成为“世界领先的农场综合服务商”的企业愿景,实现产业数字化、数据资产化、产品定制化、农资平台化、供链高效化、资源全球化的战略目标,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充分发挥“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催化剂作用,将互联网应用渗透到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技服务、农村物流、农业金融等各个环节,与合作伙伴共同营造云农场生态系统,共同建设农业ADT,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云农场希望与当地社会各方面一起开拓多元化渠道,将云农场互联网+农业综合服务模式加以推广开来,让济宁市成为山东省互联网+农业的示范性市,让山东省成为全国互联网+农业的示范性省。
集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山东英特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林波
“十三五”期间,英特力集团将做大做强主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形成强大的前瞻式市场开拓能力,打造“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技术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平台,巩固以配套齐备、系统集成为核心的工程制造能力,积极开发跟踪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整车综合平台、量子通信、碳纤维新材料、卫星通信等关键技术,图像、语音、数据并举,打造立体指挥、调度、交换综合平台。“十三五”期间,英特力集团将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为指导,以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积极开拓多元化战略新兴产业,深入分析世界新兴产业发展趋势,聚焦并积极跟踪产业核心技术,重点实施一批战略新兴产业项目。自主安全高性能服务器产业化项目将完成自主安全高性能服务器系统的研发、生产、测试,完成特殊需求的核心芯片定制,实现内置通用加密单元,成为国内技术领先的服务器品牌企业。碳纤维T1000和石墨烯微纳米复合材料项目主要研究T1000和石墨烯规模生产工艺,开发数字化监控设备,完成通信指挥专用电子方舱的材料结构设计及工艺研究,并建立通信指挥专用电子方舱性能测评体系。“十三五”期间,英特力集团将依托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打造微金融生态数据云平台,线下坚持普惠金融服务,线上发展大学生一站式信用服务体系,三者共同构成“互联网+金融”新模式。健康服务业将建设集现代医疗、保健护理、养生养老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健康养生养老基地。科技服务业采用“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综合服务模式,建设新型的创新创业孵化器。英特力集团将用5到10年的时间建成百亿级科技型企业集团,为济宁建设山东省信息产业基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