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观察者网 童黎]“美国准备好了吗?”随着美国本土第15号病例被曝曾遭拒绝检测,从“申请检测”至“最终确诊”花了整整7天,美媒疑惑了。
有专业人士坦言,“诊断问题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让我夜不能寐。”
在截至27日美国仅有3600人接受过新冠病毒检测的情况下,他们甚至发问道:“很明显,许多国家都有能力进行相当广泛的检测。我们为什么不行?”
对此,有前美国疾控中心质疑,联邦官员可能在早期限制了检测,因为他们担心大量的假阳性结果可能会导致社区恐慌。
7天检测一名患者,美媒舆论爆发
2月28日,美国《纽约时报》网站首页出现了这样一行标题——《美国准备好了吗?加州病例检测被耽误引发担忧》。

点进去,文章内标题更直接地写道:“加州的新冠病毒诊断案例突出了检测不足。”

文中详细描述了美国本土第15号病例,后者目前无疫区接触史、无确诊患者接触史,是美国首例“感染路径无法追踪”的病例,也被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认为可能是新冠病毒已在美国进行社区传播的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这名女性患者目前处于病危状态。该病例于2月19日转院至加州大学达维斯分校医疗中心,当时已经处于插管治疗状态,配有呼吸机。校方当天向疾控中心申请对患者进行核酸检测,但被曝由于患者不符合当时的排查标准,不予检测。
等到26号确诊,已经过去了7天。
CDC周四对此回应称,他们直到2月23日才知道这个病例,并于当天批准核酸检测。
这一天,CDC同时修订并扩大了检测标准,增加了符合检测标准的人数。加州当地县卫生局负责人贝伦森(Peter L。 Beilenson)认为,“几乎可以肯定,会有相当数量的人检测呈阳性。”
而中国早在1月27日就开始考虑将第15号病例类似患者纳入确诊范围内。

不过,新标准同样受到了批评,因为如果患者没有去过疫区或与确诊患者有过接触,那么医生必须等到患者病情严重时才能进行病毒检测。
第15号病例随即引发了美媒和专业人士的广泛讨论,人们越来越担心美国是否具有进行大量检测的能力。
据美联社、《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报道,内布拉斯加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阿里·汗(Ali Khan)是这样形容检测延误的:“这是我们准备工作中的一个明显漏洞,而病毒正好从这里钻了过去。”
“别的国家可以,为什么美国不行?”
事实上,在周三公布第15号本土病例之前,沮丧的情绪就已经在美国卫生健康领域从业人员和医学专家中弥漫开来。他们认为接受检测的美国人太少了,这可能会拖延针对疫情爆发的准备工作,并可导致感染范围不清晰。
“诊断问题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让我夜不能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紧急事件准备和响应办公室业务主管劳伦·萨奥尔(Lauren Sauer)坦言。
萨奥尔透露,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已经收治了几名不符合检测标准的患者,CDC“几乎是我们能获得检测的唯一地方”,后者一直不愿处理不符合其标准的病例。
她评价道,“当CDC说他们有能力进行检测,我们却必须费大劲才能做成检测时,就已经让人感到恐慌了。”
“当你得不到患者是否染病这一最重要信息,也不知道这个问题何时能改善时,就是在面临挑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