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盛夏七八月份,滇池都要开湖捕捞,但今年滇池将破例紧关“大门”。昆明市委、市政府前晚召开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传出消息,从今年起,滇池将封湖禁渔两年。据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滇池第一次禁渔这么长时间。
“禁渔时间最长的一次”
昆明市滇管局渔政处副处长王勇说,封湖禁渔是为了配合将要实行的滇池内源污染生物治理项目,通过向滇池大范围地投放鲢鱼等滤食性鱼类,把持滇池内的蓝藻等浮游生物的生长,从而有效改良滇池水质。
他进一步说明说,目前昆明全市每年都要向滇池内投放价值80余万元的鱼苗。其中鲢鱼40吨,鲫鱼1000万尾。封湖禁渔后,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鲢鱼等滤食性鱼类的投放量。
滇池因长达半年的干旱,水位降落了近1米,加上今年气温较高,有专家担心,滇池蓝藻或将提前暴发。对此王勇表现,从目前监测的情况来看,干旱对滇池水质会有一点影响,但是蓝藻的情况较往年来说比较轻,重要得益于河道治理和污水截污工程使得滇池污染负荷小。
“这次禁渔,是改革开放以来滇池禁渔时间最长的一次,破了以往的纪录。”王勇表现,在过去的几十年,尽管偶有禁渔,但时间最长不过10个月左右,滇池基础上每年都开湖。
渔民盼望政府能补偿
封湖禁渔后,周边渔民的丧失怎么办?王勇说,昆明市滇管局拟对渔民进行补偿,目前补偿草拟计划已提交市政府审批,具体补偿多少,如何补偿还不得而知,“目前此事开不开听证会,何时开,我们还没有得到市政府的通知。”而记者懂得到,目前部分渔民对补偿金的期望值较高。
“我在滇池打鱼20多年了,还是第一次遇到封湖禁渔长达两年的情况。”星海乡洪家村渔民杨贵有说,自己早在1个多月前就听说今年可能封湖禁渔的消息,作为渔民,尽管多少有些不甘心,但还是支撑政府治理滇池的举动。“可能的话,我们渔民当然盼望能多补偿一些。”杨贵有说,他每年的捕鱼收入在1~2万元左右,他盼望政府每户最少能补偿五六千元。
而同村的余建和张林华却盼望能补偿得更多。“我们两人14岁就开端在滇池捕鱼,到如今20多年了。现在村里的土地被征走,城中村的房屋也拆了,一家人住在出租屋,都指望着每年开海两三万元的收入,不想现在又遇到封湖。”余建说,洪家村的渔民基础上每条船每年的收入在1~3万元左右,他和张林华均表现,盼望政府能补贴1~1.5万,最少能补贴1万。记者懂得到,星海乡洪家村约有200条渔船。据王勇介绍,滇池流域直接从事捕捞的渔民约有7000人。
对偷渔者如何处分?王勇说,在提交的计划中也考虑到了处分问题,但市政府目前尚未给出答案。记者懂得到,按照《滇池保护条例》,最低罚50元,最高可罚5000元。
昆明水电费要推行阶梯式收费
另讯 在前晚召开的昆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上,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提出,昆明要打造低碳城市,推行水、电阶梯式弹性收费。
副市长陈勇则提出,今年,昆明主城区要新建公厕53座,垃圾中转站14座、报废更新环卫车辆200辆等。
会议还提出,未来5~10年,将是昆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绿色GDP”将纳入党政领导政绩考核系统,年底出台考核措施,力争明年在全市实行。
■相干消息
官渡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提出:滇池流域2.9万亩耕地3年内完成农业结构调剂
完成二环路内317家单位(小区)的雨污分流工程、完成流域内91个村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滇池流域29175亩耕地3年内全部完成农业结构调剂……昨日,官渡区、空港经济区召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官渡区副区长、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余文斌就下一步环境保护、滇池治理等工作作了安排和安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