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6日,华东师大举办“《子藏》工程论证会”,会议由原中华书局总编傅璇琮先生担负主席,北大、清华、中国社科院、复旦、浙大、武大和山东大学等高校与学术机构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最终形成了书面《〈子藏〉论证决定书》。据论证会多数专家的看法,《子藏》应当包含《论语》、《孟子》系列的著作在内,则《子藏》总收书量将达到约5000种。
方教授说,郑杰文教授也参加了此次论证会,并作了发言,对《子藏》的编撰供给一些建议,但并未提到山东大学或自己也在做类似的工作,这其他与会的专家也可以作证。没想到,本月初媒体上忽然刊登山东大学《子海》项目获得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的消息,而项目标内容、做法和《子藏》极为类似,随后他和郑杰文教授通过电话询问此事,郑教授的回应是,这是山东大学校方安排自己牵头负责的项目。
“《子藏》项目是我国一项重大的学术文化工程,可以极大提升海派文化在国内学术界的地位,没想到会碰到这样的事情! ”方教授颇感无奈,他说,华东师大校方也很支撑项目组维权,他们已经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计划办公室提出申述,盼望这一争端早日得以解决。
郑杰文教授:盼望用学术圈方法解决此事
“《子海》和《子藏》是完整不同的项目,我们没有抄袭! ”昨日,记者接洽上郑杰文教授,他对此大呼冤枉。他说,《子海》立项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早有筹备。从2008年起,山东大学在高亨先生 《先秦诸子研究文献目录》(手稿本)基础上,策划“元学术典籍收拾与研究”课题,后经专家重复论证,最后以“《子海》收拾与研究”工程为名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终获立项。
郑教授说明,在今年3月份《子藏》项目标论证会上,自己之所以没有提及此事,是因为当时这一项目还在等候学校审批,不便提及。而《子海》收拾文献的方法是将诸子百家分为“三藏九类”,通过收拾、演绎的方法编写,和《子藏》的编写方法不同。虽然收拾对象和内容雷同,但“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人人都可以研究,并不能据此阐明自己“抄袭”。
郑杰文教授也感到很受委屈,“清者自清,我不怕同行非议。 ”他表现,盼望用学术圈内的方法来解决此事,建议媒体不要用报道“演艺圈”的伎俩来报道此事,“我们搞传统文化学术研究已经很辛苦了,怎么没人懂得我们呢? ”
第三方观点
《子藏》在《子海》前启动
在今年3月26日的《子藏》项目论证会上,清华大学教授、中华书局原总编傅璇琮担负主持。昨天,他也向记者回想了会上一些情况,他表现,郑杰文教授并未在会上提及《子海》项目,或山东大学已经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的言论。 “从时间上来看,《子藏》的启动应当是在《子海》前面。 ”
在3月份的论证会上,傅教授对《子藏》评价极高:“《子藏》不仅是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个项目,应当说是一个国家级大项目,这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盛事;从学术的角度、思想的角度来说,这部书都是很有价值,很具数据性的。盛世修藏,功莫大焉。 ”
对于《子藏》和《子海》的纷争,傅教授建议双方通力进行,否则对于内容过于类似的宏大工程各自独立做,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不过从现实角度考虑,双方合作的可能并不很大,傅教授对此表现无奈,“这件事的后续很可能就是,国家社科基金也批准《子藏》立项,让双方都立项成功,各自进行。 ”
传统学术操作方法漏洞大
“这件事将会极大影响山东大学的名誉,这是再明显不过的抄袭行动。 ”武汉大学教授萧汉明表现出担心,郑杰文教授此举可能会给学界带来一项很不好的流弊:“以后哪所高校、哪家机构在课题立项获批之前,还愿意召集专家开立项论证会了? ”
对于郑教授 “山东大学早有筹备”的说法,萧教授认为说明不通,“我看过双方在媒体上颁布的项目材料,《子海》就是在《子藏》基础上,加了点北大《儒藏》的研究方法,是改头换面而成的产物。在学术界,我们断定‘学术抄袭’是否成立,最重要的根据就是涉嫌抄袭一方,此前有没有起步研究的表现,对此我们在郑教授那里是看不到的。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