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认为,就像注册专利一样,谁先注册成功,谁就具有专利权,即使郑教授起步在后,但是获批立项在先,因此《子海》并非抄袭。但萧教授认为,华东师大《子藏》项目其实是按照流程,先论证、公示,再申报立项的传统正规方法来操作,而山东大学《子海》则是突袭战,直接申报立项,钻了国内学术程序上并没有规定必定要先论证、公示的漏洞,但学界都看得分明,这件事的本质是“诚实人吃亏了”。他据此建议,以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计划办公室等项目审批部门不妨出台这样的规定:“所有项目在申报之前必须在网上或传统媒体上公示。 ”这样,如果有人作弊抄袭,就会被及早检举。
晚报记者 李征 实习生 梁慧 报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