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圣城济宁消息网讯 记者 李强
汶川大地震,受灾最重的是北川。山东17市千里弛援,争的是时间,比的是质量,拼的是耐力,靠的是精力。在那里,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什么叫做“又好又快”,在那里,“五加二,白加黑”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在那里,“济宁援建”名重全川,是公认的、全方位的佼佼者。
一片片羌族建筑横空降生,一座座青石碉楼拔地而起。今年5月9日,我市援建北川乡镇工程全部投入应用;5月12日,援建新县城安居房全部交付;作为新北川标记的羌族特点商业街,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展现在世人面前。在北川这片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春天的活力正不可遏抑地源源迸发。建设者们用深情和汗水,对济宁精力进行了一次完善的诠释。感恩的泪水、如潮的赞誉,让孔孟之乡的历史增加了异常厚重的一页。
这一页上,与1800人的援建劲旅相比,那支小小的设计队伍,注定不会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正如一场战斗中的总顾问部。
从抗震板房到重建项目,从马槽乡到永安镇,从新县城安居房到羌族特点商业街,作为济宁市全部援建项目标设计者,作为新北川孕育和出生的亲历者,济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人员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从未企求“下自成蹊”的后果。
早在2008年5月下旬,他们就受命承担了北川县马槽乡抗震板房的设计工作,只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全部完成了任务,并派出5人专家组分辨担负5个生产小组的组长,驻厂家进行生产督导。为了保证安装质量和进度,又抽调4名同志现场领导施工。那时设计一所副所长马海在现场坚守两个月,后来被省人事厅和省建设厅记二等功。
2008年9月15日,由党委书记、院长黄玉峰带队的济宁建筑设计院援川工作队,冲破重重险阻进了当时还余震不断的马槽乡。那时生命线擂禹路还没有打开,从绵阳出发,要经过都江堰,经过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映秀镇,再经过茂县,沿着险象环生的山路绕行近800公里,才干达到我市第一处援建地马槽。由于路况太差,车辆太多,再加上经常被山上滚下的巨石拦住,直线距离不到25公里的路程,他们用了80个小时。“道路情况越来越差了,两侧的山体时常有碎石滑落,……今天终于领会到什么叫山路了。”“这里的空气湿度太大,总感到被子潮湿很不舒服。昨天晚上又地震了,我感到到了,山上有石头滚下来,听起来像打雷一样。”“才来了一个星期,我们身上都开端起湿疹了,痒得睡不着觉。马槽的电网改革,白天停电,工作只能放在晚上。”“县长观察完回去的路上,遇到了山体滑坡,人跑出去了,车却被留在路上了。看来回去的道路仍然不安全。”“原打算今天 (2008年9月26日)回去的,可是早上得到消息,都汶路多处山体塌方,出不去了。”这几行安静而张力极大、让我们今天看着还有些心惊胆战的文字,是一位叫许冰的设计师留下的,他有记日记的习惯。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们扎实地作出了设计计划,科学地融入了羌族元素,于当年10月10向市援川办和市前指作了详细汇报。2009年8月6日,也就是不到10个月后,马槽乡系列援建项目通过验收,正式投入应用。
永安镇系列援建项目始于2009年6月16日。马槽的事情还没有完,市建筑设计院再次火速组织人力投入永安镇的计划设计。计划出来了,但是上级来了新的指令:由于总投资把持,原文化广场项目面积进行压缩,改为群众运动场地,其他项目也要相应作出调剂。刚刚睡了一个好觉的设计人员二话不说,马上对原计划进行调剂,于2009年8月10日向北川县政府提交了设计计划,不久又提交了全部施工图,使工程招标、施工得以顺利进行。12月中旬,工程进入施工阶段,由于当地地形条件复杂、场地基础材料不全、部分现有建筑未拆迁,以及新修道路与原有道路现场变更等因素,施工单位现场放线遇到艰苦。为了保证工期,市建筑设计院派出设计骨干,于12月26日赶到永安现场领导放线。永安项目标工期后来根据上级唆使顺利地提前了两个半月,与前期争取了时间有很大关系。
2009年5月10日,北川新县城第一批援建项目——温泉片区安居房施工图设计工作全面启动。这是实现温总理“再建一个新北川”巨大构想的要害环节,承担这项重任的光荣和艰巨不问可知。为了让灾区群众早日住上安全舒适的安居房,市院设计人员持续奋战,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仅用12天时间就拿出了近5万平米的安居房图纸。援川办负责同志高兴地对设计人员说:“你们又为顺利完成任务立了头功!”济宁援建的35#地块安居房于11月6日顺利通过了主体验收,在全省名列前茅。
2009年10月,市院接到羌族特点商业街设计任务。该项目招标前,副院长刘健专门到现场作了详细考核,并亲自审定了投标计划,因为这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项目,位于新北川中心的中轴线上,是新县城景观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中体现传统羌族风貌的重点区域,更是未来北川无可争议的第一地标,能够参与这个项目标设计和建设,是一项百年难遇的殊荣。特点商业街以地区民族风情为主题,以民族民俗手工艺展现为特点,集购物、餐饮、游憩、娱乐、休闲等功效为一体,总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市院承担其中近5万平方。功效的多样性本身就决定了设计的复杂性,再加上单体数量多(共15座)、层数多变(2~4层),还包含大批的退台、斜墙、挑檐、多层斜屋面、连廊、过街楼、碉楼和数不清的羌族装饰构件,设计的难度和工作量可想而知。
工期不能等,市援川办于2009年12月10日提出“十天出基础”的请求,设计人员全呆了,因为此时初步设计还没有完整完成,而且建筑平面还在不断调剂之中。也就是说,“基础”的基础还不存在。他们要跨越两大步,才干完成这项任务,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他们知道,这个商业街项目,吸引着全世界的眼光,能不能按时竣工,不仅仅是一个技巧问题,为了赶在5月雨季之前完成主体施工,援川办才不得不下这样的逝世命令,所有的参与者都别无选择。
他们无条件地接收了任务。院领导班子经过紧急商讨,敲定了工期把持打算:首先打破建筑专业设计次序,先考虑斜墙细部尺寸和外挑构件,供给定位轴线和重要荷载,结构专业在同时建模盘算,派专人预先估算基础,先绘大样。没有一个人有一分钟的懈怠,因为谁都知道,只有各项工作同时交叉进行,才干最大限度地赶时间,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才干有一丝完成的盼望。每一个人都在挑衅精力的极限,他们终于按时交出了基础设计图纸,美满完成了商业街的第一份答卷。
2010年1月10日,施工图设计任务下达的时候,工程已经全面开工,而且一部分基础已经浇筑完成。为了保证施工不间断,必须按照每个单体的施工进度,随时断定需要供给的上部结构图纸。已经没有惯例情况下出图晒图的时间,图纸通过电子邮件发至前方,直接施工。
惯例一再被打破。针对以上指令,设计组制定了动态的设计进度打算:跳格设计,每天根据前方提交的施工进度和提图请求,来断定当天的设计任务。为了保证前方不窝工,他们往往要在几座楼之间穿插进行,这给设计质量的保证制作了很大的艰苦,工作效率只能靠就义几乎所有的休息时间来补充。但他们毫无牢骚,他们说,一辈子能遇上一次世界注视标事情不容易,就是把命搭上,也不能延滞竣工日期,给中国政府丢脸,给13亿人丢脸!
日常作息完整被打乱了。所有图纸都是在凌晨两点以后发出的,通宵达旦、天亮发图是常有的事;办公室的沙发是他们唯一休息的处所,谁累了就去躺一躺,而且还得轮流排队;工期跨越春节,前方没有停工,他们照样连觉也不睡。当最后一份图纸发出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失声痛哭,但10分钟后,所有的人都睡着了。对他们来说,这可能是一生中最长的一次睡眠,他们太累了。
看着在北川的驻现场设计代表发来的照片,他们一次次露出欣慰的笑容。不久的将来,完善的新北川进入世界视野时,他们的笑容必定会更加残暴。
多难兴邦。他们无声地用自己单薄的臂膀,肩起了看似不能的重负。他们同样是新北川的缔造者,是济宁精力的实践者,是中华民族精力长城的铸造者。他们的功劳,美丽的巴山蜀水将永远铭记。
济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黄玉峰
驻现场设计代表在工地领导施工永安镇敬老院后果图北川新县城安居房后果图北川新县城羌族特点商业街后果图
马槽乡鲁宁小学实景设计人员在北川进行现场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