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山东省济南市一所重点高中任班主任的李敏发明:即将升入高三的校学生会干部王聪聪,学习态度比以前更为端正。“我本来认为自己高考时可以加分,所以不自觉就放松了。现在看到高考录取全部取消省内照顾分,自然就将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身边一些本来有各种‘加分安排和保障’的同学也都放弃了这个念头,专心于学习。”王聪聪说。
过去,山东省凡评为省级优良学生干部和优良学生者都享受加分录取的待遇。为让高招制度进一步彰显公开、公平、公平,今年3月,山东省发布,从2010年起,全部取消省内制定的加分等照顾性政策,保持公开公平,做好特别类型考生的资格审查。
消弭人为因素体现公平
高考,“一分之差,千军万马”,一项施行多年的制度一朝取消,不是一件小事。尤其是加分政策从加十分到几十分不等,一旦取消,影响甚广。
为了让决策更为科学、合理,山东省经过了长时间的分析论证。
山东省教导招生测验院有关负责人说,山东对现行招生政策进行大批的调研和论证后,取消了一些照顾政策,如:艺术专长统一测试加分,省市优干及三好学生加分,应届生加分、农业院校降分,行业定向生照顾等。
政策的取消,重要是基于如下考虑:照顾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在某些社会环境下履行起来很难,很快就偏离航线,成为不正之风的突破口。
据懂得,山东省取消的高考加分项目多数是那些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在多年履行过程中,已经变了“味道”或偏离了轨道。有省内高校负责人反应,从近年高校录取的情况分析,一些加分考生的综合素质并不十分突出,山东自行增加照顾性加分已没有“确需设立”的必要。而取消这些加分政策,还有助于保证高考的严正性和公平性。
“取消高考省内照顾性加分项目,是录取走向公温和公平的重要一步,我们非常同意。”这是记者8月10日至11日在山东省实验中学和山东师大附中采访部分家长时得到的一致观点。
强调综合评价和过程考核
高考加分制度的初衷是为保证教导公平、不拘一格提拔人才。那么,取消加分会不会影响到专长学生的录取呢?又会不会使得高考制度回归到“唯分数论”呢?
山东省教导厅负责人表现,山东省取消加分政策的同时,已经充分考虑到如何将在某些方面体现出特别才干的考生招录上来,那就是“综合评价”和“过程考核”。也就是说,在高考录取中把学生高中阶段的综合评价信息,包含平时的学业表现、各类专长、各种获奖情况等纳入考生信息档案,请求高校在录取时充分考虑。
记者懂得到,2009年起,不少山东省内高校就已将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招录取挂起钩来。如山东师范大学和山东政法学院就在高考录取中加强了考生“高中综合评价”的权重。“强调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招录取中的重要作用,无论对高校还是高中,其意义都是积极的,既是国外招生制度的先进经验,也是我们国家未来高考招生制度的发展趋势。当然,这项改革摸索需要高级学校和高中学校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山东省教导厅副厅长宋承祥说。
据懂得,经过一年的摸索和实验,本来对取消加分政策有顾虑的山东省很多教导工作者,现在也持积极态度。泰安市泰山区南关中学校长孙兆航说:“一方面,在高考科目中增设‘基础才能’测试,强调对高中阶段的过程考核,这是对中学生‘全面加专长’的有力领导;另一方面,取消不必要的高考加分,积极完善高考测验制度和人才提拔标准,让那些投机取巧的人无机可乘,让考生和家长看到公温和公平的巨大力量。二者齐头并进,才干从基本上鼓励学生认真学习,积极进取,公平竞争,也才干从基本上保证高考招生制度的公平、有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