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忍的还是怀念之情。领结婚证当晚,张瑞就离开妻子飞来汕头。6月8日,是张瑞31岁诞辰。妻子在博客中,祝老公诞辰快活!盼望老公一切顺利,打捞更多文物。
来自远方的祝福让张瑞忍不住流泪,在当天博客里写道:“在这茫茫的大海上,在摇摇摆摆的平台上,相隔2000公里的空间,怀念母亲,怀念妻子,也许没有人能知道,是你们什么样的支撑,才干容得下我如此流浪,如此追梦,无论进退,只有我知道。今天能站在这条幻想的船上,我要感谢你们!”
“南澳一号”护宝奇兵
文物出水区、清洗区、文物库前,“南天顺”上边防官兵的身影随处可见。
从发明“南澳一号”那天起,汕头边防支队云澳边防派出所就扮演着“护宝奇兵”的角色,出警3489人次、劝离不明作业船只87艘、驱赶可疑船只2132艘,至今已有1000多个日夜。
云澳镇一处寂静海滩,有一栋四面透风的烂尾楼,“南澳一号”的雷达监控点就在三楼一间用木板隔成的小房间里。白天黑夜,都有两至三名官兵值守,一旦有船只在“南澳一号”所在海域停留超过10分钟,雷达系统便会发出警报,派出所官兵10分钟内便驾艇赶到现场。
边防派出所所长朱志雄介绍,几乎每个官兵都接到过电话,承诺只要大开方便之门,捞上来的文物所得“五五分账”,但都被坚决拒绝。
今年4月9日,“南澳一号”重启打捞。打捞船和水下考古队员抵达后,一直紧绷的神经丝毫没有放松。朱志雄回想,尽管全天候守护“南澳一号”,但没有下水看过始终放不下心。当天,第一个潜下水的崔勇探摸后上船,立即给朱志雄打了一个电话:“水下文物保存得非常好,一切都跟一年多前下水时一样,没有被损坏。”直到这时,朱志雄才彻底松了一口吻。
原址保护是水下文物保护的幻想状态,但人类的贪婪行动无法禁止,水下文物面临被盗的危险。边防官兵1000多个日夜的守护,保证了“南澳一号”水下文物安定的栖息环境。朱志雄与他所在的派出所被国家文物局授予“文物保护特别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