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产生的各类恶性案件,杀人者也被社会广泛认为是精力病人。
刘锡伟将精力病人肇祸杀人这种现象定义为“疯劫”。其定义是:精力病人在发病时因为无法辨认和把持自己的行动,给周围人群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性侵害。“劫者”,灾害也。
“疯劫”的提法在精力病学界并未被承认。不过,精力病人肇事肇祸现象的广泛性存在“古今中外都有,牵涉到千家万户,牵涉世界各国和子孙后代。”刘锡伟说,“今天有明天有,过去有。”
“疯劫”的迫害之重,业内亦有共鸣。在去年召开的第十一届司法精力病学术会议上,北京市安康医院医生林祥吉、史天涛等人在提交的一篇论文中提到,精力病人的凶杀行动给社会带来宏大的不稳固,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在这个转型的时代,有一些人心理不平衡,这是客观存在的,要给这些人有机会来进行劝导。”
比如,“现在很多人都没有安全感,我们的小孩上小学上幼儿园,他们能不能安全回来?这时候,心理卫生,心理劝导显得非常重要。”但是“我们的心理医生在哪里呢?我们的机构在哪里呢?”刘锡为说,当这些人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需要有一些人来给他们做一些工作,让他们平衡。
他的“疯劫”的重要内容是:认识疯劫,应对疯劫,普及疯劫和预防疯劫。“如何加强精力卫生,如何加大投入,如何加大司法精力病和精力病工作者的培养,这些国家要有一个通盘的考虑。现在我们队伍相当的单薄,投入的资金也相当的少,当然,我们国家也比较艰苦,但是我们至少要有一个计划。”
对此,上述不愿意向《东莞时报》读者流露姓名的医师亦有同感:“我们现在的精力科,从人员的数量来说,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少得可怜。”
“在美国,被免于刑责的精力病人,政府会把他们隔离到司法精力病机构,以免损害无辜。”20多年前,这位医师在美国进修精力病学,他注意到,“在我国,这些人相干部门没有很好地管理起来,也就是说,国家没有把很多的资金投入到这方面来。”
“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刘锡伟说。
令人高兴的是,5月3日,中央针对近期数起校园安全事件紧急召开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专门提到,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精力疾患人员的治疗救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