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济南四大民间儿科专家:少用抗生素用药很便宜

时间:2010-10-21 12:59来源:济南时报 www.yunhepan.com

 

  图一:今年103岁的“日籍军医”山崎宏 张源源 卜秀姣 摄

 

  图二:今年68岁的“慢大夫”冯益真

       近日,一篇名为《济南知名四大民间小儿科专家》的帖子在网上被很多“济南妈妈”疯狂转载。帖子中提到的四位儿科专家被大家追捧:医德好,医术高;不用打针,小儿心肌炎、厌食、哮喘、腹泻、感冒等,经他们一番诊治后往往“药到病除”。

  这篇帖子的真实度有多高?在孩子感冒发烧动辄打针的今天,如何提高孩子的抵抗力?这“四位名医”何时坐诊,有何秘诀?近日,记者走近这“四位名医”一探究竟。

  ■“自信大夫”邓奇林:

  不喜欢用抗生素

  年龄:70岁

  特长:小儿心肌炎、小儿哮喘、小儿厌食、肺炎、久泻等和小儿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系列疾病

  坐诊地点:羊头峪奇霖诊所

  坐诊时间:除周二、五外每天坐诊,上午8:00-11:00,下午2:30-5:30

  提醒:每日限号80个,诊所早晨5点开门发排队号,7点开始挂号。

  “根据邓大夫现在的身体状况,每天接诊80号已达极限,故多一不诊”。这是20日记者在奇霖诊所入口处看到的告示。

  奇霖诊所在羊头峪街上,门脸儿不大,但只要是接诊日,从早到晚总是人来人往,有人甚至半夜就来排队。“我们早晨4点多就来排队了。”上午10点,在诊所内的候诊长椅上,一名抱着孩子的刘姓妈妈说,她孩子5岁了,两岁那年一场感冒后留下咳嗽的后遗症,看了很多家医院,打针吃药花了很多钱都没看好,经朋友介绍带到奇霖诊所,当时吃了五服药,咳嗽就根除了。后来孩子一有不舒服就来这里,从没打过针,吃上几服中药就好了。

  “给孩子打抗生素,那是医生不自信啊!”邓奇林笑着对记者说,“尽管有时抗生素见效快,但会使孩子自身免疫力下降。况且很多病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根本不起作用。”邓奇林以自己擅长治疗的肺炎为例,“哪怕是最严重的支原体肺炎,我基本上都有五服药内控制病情的把握,但前提是患儿以及家长必须配合,例如肺炎期间不准出门,饮食有所禁忌等”。

  邓奇林从医40余年,据他介绍,自己有两个理念可能不被人理解,第一个是非危重情况下的细菌感染拒绝使用抗生素,并规定如果患者要求打针就婉拒其在奇霖诊所继续治疗。第二个是支持孩子平时多到户外活动,哪怕是人多的公共场所都没关系,因为大量的户外活动可使孩子广泛接触各种细菌,自身被动产生的抗体比主动免疫的效果更好。

  ■“慢大夫”冯益真:

  不分贵贱,能治病的药就是好药

  年龄:68岁

  特长:擅长诊治哮喘等喘息性疾病
 

  坐诊地点、时间:山东省立医院,周二上午、周四下午、周六上午;山东省立医院西院,周五上午;济南民生医院,周二下午、周六下午。上午坐诊时间8:00-11:30,下午2:00-5:30

  提醒:哮喘病患儿的家族病史及既往病史最好提前备好。

  “这个药家里还有两盒?那就不给你开了,开多了吃不完浪费。” 19日上午10点半,在省立医院儿科呼吸诊室里,冯益真正与一名患儿家属沟通。

  冯益真很随和,对待每名患者都很“慢”,而他的“慢”是很多人亲身经历或者耳闻的。冯益真每天坐诊15个号,再加5个预约的,一共 20个。“没办法,我看得比别人慢。新来的病人可能得20多分钟看一个,复诊稍微快一些。”冯益真笑着说,孩子生病,一大家子人跟着着急,谁都不容易,不给人家认真看怎么说得过去?

  19日上午,面对5岁的过敏性哮喘患者涵涵,冯益真询问了孩子对什么过敏,父母、爷爷奶奶等三代以内的亲戚有什么病史……光这些问题就花了近十分钟。

  冯益真还会向家长讲解每种药怎么用,并叮嘱让孩子多锻炼身体等。“每位患者的情况都不相同,过敏性哮喘一定要查清过敏原,有的病人都觉得我问得跟查户口似的,但很多时候说不定一个小问题就找到过敏原了。”冯益真说。

  天气越来越冷,小儿呼吸道的疾病预防成为很多家长关注的问题。对此冯益真建议,首先要适度锻炼身体、增强孩子体质;其次要给孩子适当加减衣服,不要只加不减,把孩子“捂”坏了;并且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让孩子与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近距离接触;一旦发现不良症状,要尽快就医,不能拖延。

  现在很多孩子一生病,不论轻重直接输液治疗。冯益真对此很不赞成,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做法。他说,孩子生病后自身抵抗力下降,经常输液会更加降低自身抵抗力,是否输液应根据患儿的身体状况和病情来决定。针对当下一些医生习惯给病人开新药、贵药的现象,冯益真更不赞成,他说:“药不分贵贱,能治病的药就是好药。”
 

  ■“日籍军医”山崎宏:

  开的中药便宜,吃三四服就管用

  年龄:103岁特长:感冒等常见病,尤其擅长治疗小儿腹泻、消化不良坐诊地点:七里山北村社区12号楼3单元七里山诊所坐诊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7:30-10:30提醒:患儿家长最好提前将孩子的病症写在纸上

  走进七里山北村,无论是路边摆水果摊的店主还是小区的居民,都会很明确地说出“山大夫”坐诊处。

  “山大夫”就是山崎宏。年轻时,他曾作为侵华日军的军医来到中国,不愿打仗的他逃到济南安家落户。如今老人已在济南生活了70多年。几十年来,每周一到周六上午,他都会风雨无阻地来这里坐诊3个多小时。

  19日上午7点多,这个在居民楼里很不起眼的小诊所就热闹起来,抱孩子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不用挂号,大家自觉排队。

  记者看到,老人的诊室不足10平方米,斑驳的墙上挂着《医务人员道德规范》。老人听力不好,问诊通常是用纸、笔与患儿家长交流完成的。

  对每个孩子,他都会和善地笑笑,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就密密麻麻地填好病历。即便有再多的疑问,老人也总是耐心地向患儿家长解释。

  “我的第二代、第三代都来这里看病,他开的中药价格便宜,一般吃上三四服就管用。”抱着6个多月的外孙挤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家住济微路的王老太才赶到诊所,她告诉记者,20多年前山大夫就很有名气,她的孩子小时候一生病就来找山大夫。看完孩子情况后,山崎宏说了几句“喝点儿盐水”、“捣碎冲服”后,又在纸上写下注意事项给王老太看。

  诊所的药剂师说,因山崎宏年纪大了,一般一上午最多看20个病号。

  记者得知,很多家长是看到网上的帖子慕名而来的,也有的家长是通过亲戚朋友口耳相传找上门的。老人说,只要他活着,就会一直给孩子们看病。

  ■“低调大夫”李希林:
 

  两三元一服药“打败”抗生素

  年龄:年近70岁

  特长:小儿感冒发烧等呼吸道、消化道疾病

  坐诊地点及时间:经七纬十二山东中医药大学门诊部,周一、五、六上午;八一立交桥西的济南老年康复门诊,周二、四上午,时间7:40-11:30

  提醒:因排队人较多,家长最好提前做准备

  19日上午,济南老年康复门诊的儿科诊室外排起了几十人的队伍,他们都是来找李希林夫妇给孩子看病的。但门诊相关负责人说,今天算少的,病号多时一上午有近百人,有的外地病号深夜就来排队。

  诊室里,李希林正在给孩子听诊,开药方,他的老伴儿则在一旁帮忙写病历。夫妇俩配合默契,大大节省了病号等候的时间。

  夫妇俩看病期间几乎没有休息、喝水的时间,遇上复查的患儿,两人能迅速记起孩子的病情及药方。遇上头一次看病的患儿,李希林能很快找到“病根儿”。

  对记者的采访,夫妇俩均表示了拒绝,说:“年纪大了就想发挥一下余热,不想宣传,给孩子有质量地看好病最重要。”他们一再强调,现在每天门诊的病号已经很多,一上午七八十人的就诊量实在令他们吃不消。

  据门诊工作人员介绍,李大夫开药是出了名的“便宜”,一服药几块钱,最多十几块钱。因为求医的人太多,李希林夫妇俩常延时坐诊。门诊还特意为他们配了7名工作人员,负责分号、抓药、划价等,所以这里病号的流动速度较快。“李大夫夫妇口碑好,对患者一视同仁。”家住舜耕路附近的齐女士说,她儿子今年4岁,属于过敏体质,以前吃了很多抗生素也不见好转,去年经亲戚介绍,她带孩子来这里看病,吃了李大夫开的几服中药就见效了。


 

相关阅读
  • 父母可以当着孩子面亲热吗?
  • 面对尴尬性教育 你该怎么做?
  • 年夜饭礼仪知多少?6细节打造礼貌宝宝
  • 大雾封城空气质量跌谷底 如何避免孩子受毒害?
  • 孩子被冤枉!4大方法巧应对
  • 家庭自测0-3岁宝宝语言发育能力
  • 冬季除螨大作战 别让小虫“吃”了宝宝!
  • 别让静电“电”伤宝宝

    • 上一篇:中医推拿怎么治小儿秋季腹泻?
      下一篇:超级细菌,滥用抗生素惹的祸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