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继消灭天花、脊髓灰质炎之后拟被消除的传染病。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2012年消除麻疹,并制定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提出到2012年,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
为有效控制和消除麻疹,卫生部日前印发《2010-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明确9月1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为近亿人次儿童接种或补种麻疹疫苗,以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
今年秋季,我国将首次在8月龄到4周岁的儿童中统一接种麻疹疫苗,以阻断麻疹病毒传播。
麻疹究竟有什么危害?我国将如何开展此次大规模的麻疹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接种麻疹又需注意些什么?日前科技日报社记者就公众关心的问题采访了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
当前形势:
我国麻疹疫情走高
卫生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麻疹报告发病5.2万例,死亡39例。近年,麻疹发病人群以小年龄儿童为主,但在东部流动人口较多的经济发达地区,成人麻疹发病也呈现较高水平。
“我国消除麻疹工作是:到2012年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梁晓峰解释说,就我国目前麻疹发病水平,要在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时间相当紧迫,任务十分艰巨。
然而,中国的麻疹发病率在近几年却有所反弹。“麻疹疫情的走高,根本原因在于易感人群的积累。”梁晓峰指出,一方面疫苗的接种率很难达到100%,而且中国大量的流动人口和偏远地区人群接种率往往不高;另一方面,由于疫苗本身特性和接种个体的差异性,疫苗的有效率也不可能达到100%。如果按照接种率95%、有效率90%来算,整体的疫苗免疫水平也就是80%多。
梁晓峰强调,低接种率必然导致易感人群的积累,最终引起疫情暴发。
接种疫苗:
预防麻疹最有效途径
“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麻疹疫苗。”梁晓峰指出,强化免疫的对象,是指无论既往麻疹患病史或免疫史者,均接种一剂麻疹疫苗。通过强化免疫,儿童产生抗体的机会增大,感染麻疹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指,在实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在短时间内免费对所有适龄儿童(无论其既往是否接种过麻疹或麻腮风疫苗以及是否曾患麻疹),凡无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者,接种一次麻疹或麻腮风疫苗。
“开展强化免疫,是我国提出的综合性消除麻疹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梁晓峰强调,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给以往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免疫不成功的儿童提供了一次补种机会,同时,使部分已接种麻疹疫苗时间较长的大年龄儿童迅速提高体内抗体水平,增加保护年限。因此,为了保护孩子健康,适龄儿童及其家长应积极支持和参加强化免疫活动。
梁晓峰介绍说,“免疫接种是预防麻疹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我国目前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程序是:8月龄接种第一剂次,18月至24月龄接种第二剂次。
“病人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可以避免麻疹的传播。”梁晓峰提醒说,麻疹病人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避免外出感染他人;隔离期至传染期结束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出疹后10天。在麻疹流行期间,要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一旦发现麻疹后应要求病人立即隔离,避免与易感人群的接触;对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落实晨检和因病缺课核查制度;对易感者应酌情进行应急接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