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5日电(记者 马海燕) 关涉中国教导未来十年发展的《国家中长期教导改革和发展计划纲领(2010年-2020年)》在全国教导工作会议结束后成为国家长策正式颁布实行。《纲领》提出的三项目标是:“到2020年,基础实现教导现代化、基础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中国教导学会会长顾明远说,这三项目标相辅相成,实现这一目标虽然有难度,但是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顾明远认为,人力资源强国重要是表现在“普及”和“进步”两个方面。“从普及来讲,国民素质要极大地进步,为了进步国民素质,就要延伸学习的年限,我们现在人均受教导年限只有9.5年,与发达国家的14年受教导年限相比差得很远,所以我们要延伸学习年限,比如普及学前教导、普及高中教导。从进步来讲,我们要培养一批拔尖的人才、出色的人才、各方面具备大师级程度的人才。”
一组数字足可证明中国已成为人力资源大国:2009年,全国共有在校生2.6亿人,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4%,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9%,青壮年文盲率降落到3.58%以下。全国高级教导在学人数2979万,从业人员中有高级教导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
要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国家教导发展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室主任高书国认为要分两大步骤进行:第一步是到2012年,基础能够普及高中阶段教导,高级教导的普及率进步到更高的程度;第二步是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导的普及能够达到85%以上,而高级教导的普及达到40%以上,这也就是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程度,与发达国家教导发展的差距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这一过程注定不可能一挥而就。顾明远说,实际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使命不仅仅是教导系统的,而是全社会的。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最坚实所在,就是打造一个能够支撑人力资源强国的高质量的教导系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