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诊疗后结算”的预付费模式在北京大学国民医院试点半年来,记者昨天(2日)从该院获悉,有1.7万名患者自愿办理了预付费卡,平均每名患者能节俭排队交费时间大约20分钟。市卫生局昨天表现,“先诊疗后结算”是卫生部力推的一项便民举动,建议各试点医疗机构参考国民医院的模式,但应让患者有自行选择的权利。
所谓“先诊疗后结算”,实际是门诊预付费制,患者在门急诊将押金存进就诊卡,做完各项检查、看完病、拿完药后到收费处统一结算。当诊疗卡里金额不足时,电脑系统会主动提示。此时,患者可以再补交押金。
这一新的看病模式最大的利益就是可以节俭患者排队交费的时间。“我们做过准确测算,患者中有21%的人一次就诊需要交费2次以上,我们统计了患者从出诊室门走到交费处、排队、交费、回到诊室所花费的时间。开展预付费后,平均患者每次看病可以节俭0.35小时,也就是大约20分钟。”国民医院院长助理、信息中心主任刘帆介绍,该院从2009年12月开端试点这种新模式,到现在已有7个多月,共有1.7万患者办理了预付费卡,累计应用过4.7万次。
“新付费模式只是为患者增加了一种服务方法,不会完整替代传统的付费情势,患者感到哪种更方便,可以自愿选择。”刘帆强调,为了方便患者,医院还颁布了请专业机构测算的120余种疾病的预存金额领导价,例如,孩子伤风感冒推荐预交金额为100元至200元,骨科关节炎推荐预交金额为300元至750元。
国民医院去年门诊量是177万人次。院方表现,目前1万多的办卡量并不算多,患者接收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有的患者可能一下子对这种新的看病方法接收不了,感到虽然开一次单子交一次费有点麻烦但心里踏实,也有的是外地患者,就来看一次病,感到办卡退卡很是繁琐。
市卫生局消息发言人毛羽表现,“先诊疗后结算”是一项优化就诊流程的便民举动,是为市民新增的一种服务方法。目前国民医院的试点比较成功,此前参加过试点的几家医院在摸索这种模式时,可以参考国民医院的做法,前提是不管患者是否选择这种新的支付方法,必定要保证让患者看上病。卫生部此前也曾表现,对于急诊患者,医院必须保持“先抢救后收费”的原则。新的付费模式推行后,危重急诊患者不会被拒之门外。(方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