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创业之初,面对竞争对手的持续打压,蒙牛公司董事长牛根生先生和他的战友们冷静处置,低调做事,悄悄地与自己的产品质量、营销方式和品牌优势较劲,进而避免了蒙牛公司在冲突中夭折。与此同时,牛根生自我加压,启动“中国乳都”的概念,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打出“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口号,甚至提出草原品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全局性策略。牛根生的做法逐步赢得了更多的同情与支持,最终将自己融入了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大局,在抬高竞争对手的同时很好地保护了自己。现如今,蒙牛公司凭借其成长型企业惊人的发展态势,已经走出国门,成为全球有名的乳业巨头。
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与自己较劲谈何容易!但牛根生和他的蒙牛公司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出了自己的特色,造就了一条为世人肯定和效仿的成功法则!企业如此,一个人的成功又何尝不是如此?
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有自己习以为常的想法——思维定势,习以为常的做法——作息习惯,因为这些都是长时间以来形成的,几乎已经融进了个人的生活和血液。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要改变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几乎与割一个人的肉、抽一个人的血一样,何况是如果自己主动做出改变,那就无异于一种“自杀”。于是乎,很多人在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改变自己,而是改变他人;不是主观上找原因,而是过分地强调客观。现实中,这样的例子简直是不胜枚举。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圣贤苏格拉底就指出:“让那些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首先改变自己。”是啊,任何一个只想一味纵容自己、改变他人者须知,别人也有自己的习惯——固定的想法和做法,与自己改变是一种“自杀”一样,你强迫别人做出改变,对别人来说就意味着遭遇“谋杀”一样,即使是出于本能,他也会下意识地奋力抵抗、反击。除非你对他有绝对的权威,你可以征服他,否则,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双方互相掐起来,终究一事无成,或干脆两败俱伤。
那么,正确的做法就应该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多从自身考虑,抓住“三问”:是不是自己的问题?自己能不能做出改变?自己还需要做出什么改变?有了这样的自我问责,就不会只想着去回避问题,埋怨别人,指责别人。而一旦强迫自己做出改变,就从根本上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症结所在,许多事情也就没有做不成、做不好的。
我们常说: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这正好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与自己较劲、改变自己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显然,在改变自己与改变他人、改变自己与改变环境之间,要改变就都是非常艰难的,但相对而言,改变自己总是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为你虽然不能控制别人的行为,根本逆转环境的变化,但你自己的行为还是由你自己做主的,你是完全可以与自己较劲的。比如,在全球都在倡导低碳生活的当下,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可以而且完全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首先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他人,改变环境,改变整个人类社会。
我在蒙牛公司总部参观时,看到过这样两条标语,一条是:“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另一条是:“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修养不够。”这显然是他们“与自己较劲”法则的别样诠释,或曰另一种境界。
不是吗?与自己较劲,就是一个自我修养的过程,就是一个使得自己由“小人”向君子转变的过程。一个人完成了这个转变,就会日益变得成熟,变得从容,就会在与别人的合作共事中游刃有余。
与自己较劲的人,就是希望改善自己的人,就是一个自助的人。他需要背负需要“自虐”的痛楚,并自己往自己的“伤口”撒盐。但是,这些苦难是不会白白承受的,天助自助者,当你在努力改变自己、完善自己之后,上天也会帮助你,让你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抵达理想的彼岸。正所谓“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