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同时,我国目前的人口结构也产生了重大的转变,老龄化人口迅速增加,人口老龄化过程加快。随着多年来生育程度的降落和人们健康程度的进步,未来中国人口年纪结构类型将急速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重度老龄化。老年人口范围迅速扩大,老龄化程度还将持续进步。
从“4万万同胞”到现在的13亿多人,中国人口问题的重要抵触,也已由本来的数量过多转变为了结构性抵触——一方面老龄化问题突出,一方面出生性别比失调。打算生育政策已经履行了近30年。在人口问题凸显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士,呼吁放开对生育二胎的管制政策。为什么那么多人士呼吁放开二胎指标?二胎政策到底该不该履行?具体要怎么操作?
一、为什么呼吁放开生育指标?
1、中国老龄化严重,将来会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因素。中国的人口红利自09年后就开端浮现下滑的趋势,到2017年前,人口红利仍在获利期。但随后中国的人口红利就将消散殆尽,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口结构和散布,健全的人口结构是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而畸形的人口结构却是经济衰退的充分条件。低生育率不可能建立起合理的社保制度。在中国,人口的数量上的优势已经转化为结构上的抵触。
2、人口结构性抵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加速,家庭养老功效急剧弱化,社会保障将面临空前的压力,正在崛起的中国经济可能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生育率降落过快,与出生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将导致4000万左右的适婚男人难以成家,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影响。
3、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一个高风险家庭。二胎政策放宽,可以避免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畸形传承,被扭曲的家庭结构能得到部分修复。同时,可以避免未来的劳动力过度缺乏,延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与程度,减轻未来社会养老的压力。
4、研究显示,人类世代交替所需的更替程度是平均每对夫妇生育2.1个孩子。而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是,1992年以来,中国的生育率低于此程度已经长达17年。现在每年人口净增加不足700万。一对夫妇一生平均只生育1.6个孩子,老百姓的基础生育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综上所述,似乎只有放开生育指标才干解决上述问题,那么二胎指标为何迟迟没有解禁,到底应不应当放开二胎指标呢?
二、限制生育指标放开的因素有哪些?
决定一个国家人口是否合理,从人口统计学上来说,应当从四个角度来考量: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和人口散布。我国事个人口大国,基数宏大,实行打算生育政策30年间,虽然我国减少出生人口4个亿,但是我国的人口数量仍然是宏大的。人口数量的宏大带来了大批的劳动力,劳动力成本低,为我国经济的崛起奠定的数量基础。但是现阶段我国人口数量的优势已经开端转化为我国人口结构不合理的抵触。我国宏大的老龄人口在不远的将来将为我国发展带来沉重的压力,老龄人口增多,国家要付出更多的心力、物力来保障我国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性的调剂,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人口结构,但转型期我国面临人口素质不高、年纪老化,劳动力不充分、老年人养老的问题以及低出生率的问题。
1、人口数量的限制。我国人口的基数还是很宏大,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受经济和各个方面的条件限制,农村人口的整体人口素质不是很高,而且中国的固有的传统思想在宽大的农村还是居于重要地位:“传宗接代,重男轻女”“多子多孙,人丁旺盛”。由于有这样的思想,我国新生人口的性别比例的差距越来越大。如果无条件的放开二胎指标,那么我国人口的数量又将要面临新一轮的挑衅,在农村会产生新一轮的阶段性的婴儿出生潮,同样在未来会导致人口阶段性增加过快,社会资源集中呈现或浪费,不符合自然规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