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西夏200年为何无独立史书(2)

时间:2010-10-04 15:46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西夏设立的两个文化机构--蕃字院(蕃学)和汉字院(太学),也不注重记录当时的历史,它的主要职能是把儒家文化用“蕃字”转译出来。《宋史·夏国传》记载:“元昊自制蕃书,命野利仁荣演绎之,成十二卷,字体方整,类八分书,书颇繁复,教国人记事用蕃书。”最后完成的十二卷蕃书,全部是儒家典籍,却不是史书。可见这仅有的两个文化机构,并非为修史而立,成员也不是史官,而是造字工匠和翻译官。
  读蒙古人所修的“夏国传”,笔者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模糊”二字。所选资料,大多是宋朝遗留的与西夏国的来往文书、时人笔记,并推测时间、事件经过而成,更多的是“想当然”和“大概”。倒是西夏亡国过程十分清晰,这是因为蒙古人亲历其事,一手导致了这个王朝的覆灭。
  后来的明清两朝就更不会为西夏修史了。明王朝是汉家正统,朱家皇帝们眼中只有大宋朝,连统治了中华百年的蒙元都懒得记录,开口闭口就是“鞑子”如何如何,怎么会想到为区区200年的西夏修史?满清王朝入主中原,主修的是《明史》,《四库全书》只是选择性的文献收录,却不是撰写。西夏王朝至此只能成为永远的历史背影,在漫漫黄沙中定格了。

相关阅读
  • 我无法单纯
  • 写给迷茫无措的大学生-我们不是绿叶一族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责无旁贷
  • 嘲笑自己的无耻
  • 全息思维的诗人,无所不至的诗风
  • 关于“无一伤亡”的沉思
  • 打开“围脖”,看人生有多少无奈
  • 无用的忏悔

  • 上一篇:关羽之死(四)
    下一篇:不要悲秋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