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如果想有一番成绩,必定是坎坎坷坷,无数的艰苦时时在考验我们。在艰苦面前,我们是坦然面对,还是被艰苦吓跑?通往成功的路,步步艰险,只有不把艰苦看得太重,疏忽艰苦,才可以达到成功。
想达到成功的彼岸吗?那里是地处险恶的峡谷,陡峭的悬崖面目狰狞,连接两岸的涧底水流湍急,震耳欲聋,有两根光秃秃的铁索横旦悬崖之上,真的让人心惊胆寒,过吗?怎么过?只要稍不留心就是粉身碎骨。很多的人是不敢的,还没到涧边恐怕就退了。可是怎么过呢?如果正视这些艰苦,恐怕谁也难以过得去。我们想过去,只好装聋作哑或是毫不在乎。盲人由于看不见,他不知道崖陡涧深,所以他可以心平气和地慢慢摸索着过去。聋子由于听不见,不管脚下的怒吼怒吼,没有了声震耳鼓的捣乱,也就减少了胆怯,所以安全地过去。健全人可以选择温和的心态,我就是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什么关系?激流与我什么关系?他只注意脚下的稳固,所以他也过去了。
很多的时候,我们不是因为智商的低下,也不是力量的单薄,而是我们害怕。我们害怕周围的环境,害怕掉下去,是我们没有胆量,是我们的脆弱才导致了我们的失败。吓跑我们的不是艰苦,而是自己。
人生的过程里,从开端到生命的结束,如果什么也不想做,可以风平浪静地走完,但是那样没有任何意义的。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们不想碌碌无为虚度一生的话,必需要经历不平常的磨难,才可以有成果。
在古印度传播着这样一则寓言:有个农夫,他的小麦先是遭遇蝗虫的肆虐,接着又是洪水泛滥。虽然他家的粮食足够,可情况实在不能就这样下去了。于是他找到神明,祈求神明给他一个丰收年。“求神明给我足够的阳光和晴天。下的雨不要太多,刚够就好了;不要有病虫害:另外还要有令人感到舒爽的和风。”第二年神明按照农夫的请求,实现了他的愿望,农夫也看着他的庄稼长的又高又美丽,他跪下来由衷地感谢神明的恩赐。但就在这时,传来他的妻子的哀号声,本来他妻子剥开小麦的外壳时发明里面空无一物。因为小麦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长得太好了,反而结不了果。这时候农夫再一次地跪在地上,但他祈祷的是:“神明啊,求你明年赐给我足够的麻烦,好让我的小麦能长得结实一些。”
人的一生,如果真的风平浪静,恐怕不是什么好事。也许那样的我们就像那个小麦一样,没有成果。只有经过外力的干扰,才可以完善自己的人格,才可以锤炼自己的意志,才可以有丰富的成果。所以我们要好好面对一些外力所受的限制,进步自己的蒙受力,这样我们才干越来越刚强。我们有发明和建设一切的潜能,我们可以在艰苦中转变自己。遇到的艰苦越多,我们懂得的事情也越多,我们的知识会越来越丰富,我们的才干也随之进步,这实际上是我们通往成功的必进之路,不走这些,恐怕我们就和成功无缘了。
看见过深秋的落叶吗?那一片上面没有伤痕?它在春风里绽出,在阳光里成长。从冰雪消融到寒冷的深秋,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这期间,它经历了风吹雨打,石击虫咬,但它没有凋零。我们的路途同样是这个道理,想按照自己的愿望走完,就得经得起一切的磨难。
把一根萝卜放在开水里煮,它会变软:把一枚鸡蛋放在开水里煮,它液体的内脏会变硬;把一勺咖啡粉放在开水里煮,它会有把水变得又香又浓。我们如何选择自己去做什么?那根萝卜吗?还是鸡蛋咖啡?在遭遇苦楚和逆境时,看似坚硬的萝卜,变软了,它退缩了;鸡蛋的外壳依旧刚强,它的心坎变了,变得严格强硬;咖啡在高温中散发出最佳的香味,它使周围的环境也变得更好。我们盼望自己做什么?是那根糟糕的萝卜吗?还是心坎可塑的在逆境中变得更加刚强的鸡蛋?还是在情况最遭时变得更有出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