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这一点是我听从了靳园长的忠告)不再每天追问“在幼儿园里怎么样?”“今天都干了些什么?”“今天在幼儿园里吃的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话,顺其自然,如果他愿意讲你就做一个忠诚的听众,如果不愿讲就不要问,目标是尽量的把上幼儿园的事情看轻、看轻、再看轻。这一点是需要家长转变一下态度,很多时候越是孩子不愿入园家长就越是着急,急燥、苦恼,让孩子折磨的快要崩溃了似的。首先家长要在心理上放松,用一种温和的心态去看待问题,不要造成孩子有压力大人就有压力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一点好作用也不起,反而搞的家长身心疲惫。
四、在征得老师批准的情况下适当的带一些慰藉物。其实很多人不同意孩子带慰藉物入园,开端的时候我也是反对,但是从孩子心里角度考虑,适当的慰藉物可以给孩子产生一种安全、安慰的感到。
五、和老师及时沟通。在这个非常时代,尤其是在别人的孩子都适应了而自己的孩子还不适应的情况下,可以求助老师适当的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孩子,比如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请求老师做一些工作,我当时拿儿子的小小虚荣心做了文章:告诉老师给孩子安排一项任务,任务完成后给予表扬和确定。这样就会增加他在幼儿园里的开心因子。我一直很关注孩子虚荣心方面的问题,因为这直接能影响将来一个人的人品,所以说在这个方面是必定要把握一个度的。
六、孩子只所以不愿上幼儿园必定是幼儿园里没有他感兴趣的事情,反之他愿意在家,那家里必定有他爱好呆的理由,我们是不是可以试着适当的减少一下他在家里的优越感和舒适感?除了培养他对幼儿园的兴趣外也可以在这个方面稍做努力。当时给儿子断水、断电就是考虑到这个问题。
七、仔细观察找到家与学校的雷同之处。在儿子第一次入园的时候,由于担心他不适应我动了不少警惕思在里面。比如:我看到儿子在幼儿园里睡觉的床单是蓝底史努比的图案,于是我就跑到基地的东都小商品市场专门买这种图案的布料回来做床单用,目标是增加他在幼儿园里的亲切感和熟悉感,从而打消因为陌生带来的抗拒情感。
如今儿子每天都能快快活乐的入园,开开心心的回家,这期间我们全家都经历了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好在“经历了风雨也看见了彩虹”,全部过程家长和学校的工作缺一不可,除了家长的心态要放稳以外与老师的沟通也很重要。遇到难入园的孩子入园难是必需要经历的一个艰巨的过程,不可跳跃这个过程,父母能做的只是努力缩短这个过程。还有一点需要阐明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必定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心里健康,保护好孩子的心里发育,既不能什么事都顺着他也不能过火的管制他,至于是怎样的一个度,这就需要爸爸、妈妈们自己把握了。我不是一个教导工作者无法从专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但我是一个母亲,我会用一个母亲的爱去解决问题。每一个小宝贝的情况不同,我看待儿子的方法不必定人人尽意,我盼望困惑中的你能从中得到启发,和孩子顺利的度过这个非常时代也早日结束那种被孩子折磨的日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