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进礼拜的屋子,人山人海。
礼拜刚刚开端,牧师正在带领大家唱颂歌,感人的音乐响起时,立刻让人进入一种深沉的虔诚的气氛中。
朋友告诉我,这个礼拜团体以海归人群为主。这一点,当我走进屋子,从参加人群的穿戴,气质等就看出来了。
有携着LV包来礼拜的时尚女孩;
有夫妻情侣一起过来的。我面前的一位中年夫妇,大概是妻子虔诚地信教,拽着丈夫一起来凝听神的教导,惋惜丈夫慧根不佳,牧师讲道的声音好似催眠曲,他一直在昏昏欲睡。虔诚的妻子感到很为难,于是不断推醒丈夫,回到神的气氛中。
礼拜的程序很长,先是唱颂歌,赞美神的巨大以及给我们的恩赐等,接着是牧师讲道。这天讲的主题是“恶仆与善仆”,神本来筹备交给恶仆一些重任,但是恶仆当神不在的时候,就爱好做坏事,总感到神会比较晚来。
这段经文提示我们:心坎要有戒律。牧师说,菜刀在好人手中,是做饭作菜的工具;但在坏人手中,有可能就变成了行凶的兵器。所以,要把持我们的心念,你做了什么,神都会看见,不要认为他看不见,他不会那么早来,所以可以有忖无恐。
我最爱好的是听一些圣经音乐,特别是领取圣餐时的一首背景音乐,让人感到一种来自心坎深层的大激动,找到一种和上帝对话的感到。
因为这种激动,眼泪甚至夺眶而出。
礼拜长达三个小时,但自始至终,没有人说一句话,大家全都沉浸在那种严正,深沉,激动的气氛中,在牧师的带领下,沉思,祈祷,默想。
这也是我佩服基督教的原因之所在。众生喧嚣,中国人太少的时间用来祈祷,沉思了。走进餐馆,商场,办公室等,所有的公共场合都充满了喧嚣。每个人爱好把自己热烈折腾得筋疲力尽,可能直到上床后,睡眠里都不安静。但在一些信奉基督教的西方国家,因为人们经常默祷,沉思,社会上整体充满了一种安静的内省气氛,人们谦恭,有礼。
我爱好那种安静。
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速度惊人,我看过社科院学者何帆的一篇文章说,照现在的速度发展下去,清朝传教士们曾经渴望的用“基督教的光芒来普照中华子民”的幻想即将实现。据说,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各种信仰基督教的团体越来越多。信仰高知化,精英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不得不提示的是,比起某些信仰来说,信仰基督完整是一种发自心坎的主动参与,它需要奉献,淡泊名利等,让人在神的感召下,充满一种高尚精力。
对基督持猜忌论的人总爱好说,这个世界上到底有神的存在吗?因为没有看到,所以他们不信任。有些极端的观点甚至认为,如果神真的无所不能,为什么它不能为所欲为的满足我的一切愿望?
我信任神是存在的。
甘肃与新疆交界的罗布泊附近的雅丹地貌。那里,几万前还是一片湖泊,后来因为地壳运动,湖水降下去后,成了一片干洄的戈壁,有各种各样的类似沉船,老人,有趣的动物等形状的怪石。千万年来,它静静的矗立在那里。方圆几百公里看不到一个人烟,而要达到那里,又需要在荒无人烟的戈壁上,开车远行十几个小时。
记得一次和朋友夜行去山谷探险,不慎走散,那时的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害怕,而是祈祷,我静静的伫立在那里,四周万赖俱静,听不到人声,鸟声,车声,唯有一种天赖一般的安静。那一刻间,你会感到到宇宙间只有神的存的,它无处不在,在一种大的安静中,你能够居心灵和神对话。
诗人和敏感的艺术家,最能感到神的存在。
西川有一首著名的叫做《在毛尔盖仰望星空》的诗描写过类似的感到。他在青海一个叫做毛而盖的处所旅行时,有一天夜里,“河汉无声,鸟雀无鸣”,他被一种来自神的声音所打动,写下了“我是那一个顽皮的孩子,现成屏住呼吸,静心凝听”的诗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