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政协日前建议广州电视台某频道重要时段改用普通话播音,引发讨论
广州激辩“粤语保卫战”
争辩缘起
7月5日,广州市政协召开会议,政协常委会专题报告提交书面建议:“把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或消息频道改为以普通话为基础播音用语的节目频道,或在其综合频道和消息频道的主时段中用普通话播出”。
不少人认为要取消广州电视台主频道的粤语播出。广州市政协立即回应并做出说明。
但激昂情感依然涌动,“粤语沦陷”,“保卫粤语”,“广州人面临集体失忆”……种种“耸人听闻”的字眼频现媒体,充满着焦虑感。
日前,一批广州本地“80后”来到市中心国民公园,以“快闪”方法齐唱粤语歌,以让更多人关注粤语和广州文化。
7月11日晚8时,南方电视台“今日最消息”节目设置投票“粤语真的岌岌可危吗?”不到半小时,五千多观众投票说“是”。
争辩还波及全部粤港澳地区,以及粤语移民较多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其波及范畴之广,论争热度之高,用市政协一位官员的话来说:几乎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建议或者提案。
粤语沦陷?
三把“火”烧热“粤普之争”
这条建议只是广州市政协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亚运会软环境建设的建议》35条中的一条。
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7月5日论述事情并发微博:“母语告急!岭南文化垂危!!粤语何去何从或许今天见分晓!!!”短短几个小时,这条微博便有上千条评论和数千条转载。
事实上,此次粤语和普通话之争经过了三个阶段,三把“火”让论争越演越烈。
第一把“火”烧在今年6月,广州市政协针对亚运软环境相干问题开端进行调研、调查时,在其网站挂出了关于广州电视台播音情况的调查。成果显示:近八成观众盼望广州电视台持续沿用粤语播报方法。
当时,曾因主持广州台《消息日日睇》栏目在本地颇有拥趸的传媒人陈扬在微博上发出疾呼,呼吁市民前往市政协网站上参与该调查,保卫粤语。帖子上写道:粤语沦陷,广州TV将呈现“天坑”!
7月5日,广州市政协书面建议给这把“火”加了把劲儿。更多的广州人似乎读出了广州电视台粤语播音要被弱化和取消的意思。尽管广州市政协说明,是建议在综合频道和重要频道的重要时段改为普通话播音,如中午12时至下午2时、晚上7时至10时。但市民还是质疑,“这样的安排意味着黄金时段没有粤语。”
7月9日,当地媒体再添油加“火”,以《同声同气祖孙俩竟变“鸡同鸭讲”》为题报道了广州越秀区执信南路小学“封杀”粤语一事,讲述了老广州祖孙语言不通、新广州人想学粤语而无环境的经历。
广州电视台在市政协书面建议出来后,持续几天在重要时段消息以客观报道情势表明观点:“建议一出,就受到不少市民的质疑,感到在必定程度上抹杀了广州方言和岭南文化的延续。”
22年前,作为毗邻港澳的特别地区,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广州电视台用粤语播音。现在广州台拥有8个频道,但作为主频道的综合频道除15分钟含广告的普通话消息和中国城市报道栏目外,没有普通话节目。伴随新一代广州人成长,广州电视台也成为“新客家”学习粤语的去处。
广州市民虞桥十多年前从老家江苏到广东工作。现在能说一口流畅粤语的他,也不赞成广州台改讲普通话:“广州台当然要用广州话,普通话看中央台、卫视就可以。粤语台本来就少,改成普通话就没有了广州特点。”
家住广州荔湾区逢源街的广州老市民黎阿伯说得更直接:“有好多外地人来广东都想学讲广东话,只要电视台加上中文字幕就可以了,就算听不懂但可以看字幕,还学番(粤语:学会)一两句广东话,你话几好(粤语:你说多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