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播的有关祝枝山的传闻也不少,大都是与唐伯虎一起的,秋香的故事中也不乏祝枝山的身影。
曾听过,一日唐寅因无钱付酒钱,欲卖手中画扇,但宁肯低价卖给识货的秀才也不愿卖给德高望重的老爷,且在大老爷执意请求下,批准当场作画,谁知竟在纸上写下“王八”二字,挥袖扬长而去。可见其对高官权贵的仇恨之深,作为兄弟的祝枝山亦不逊色。
相传一日除夕,一贪官恶霸要他为之写一副对联。祝枝山大笔一挥,写下“明日逢春好不晦气,长年倒运少有余财”,官老爷见后恼羞成怒,祝枝山却笑曰:“此乃吉言也”,于是抑扬顿挫念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长年倒运少、有余财”。官老爷听后虽满心不悦,竟也无可奈何、无言以对。
晚年的祝枝山自号“枝山道人”,归依道家,消极避世、不问红尘。这与唐伯虎的“六如居士”相提还真有些“异曲同工之妙”——无疑都是悲剧性的人生。
才子之(三)元稹
由于四大才子均出自明朝吴地,难免有些类似之处,而且以上两位极具代表性、较其他二位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以下就不持续写文征明和徐帧卿了。
今天要说的这个人,颇受现代年轻女性推重,是与白居易起名且关系最为诚挚的唐代文人——元稹。
提到他,你必定会想到那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想,半缘修道半缘君。——《离思五首》之四,大致的意思是:曾经亲历过大海的广阔无边,不会再为别的水动容了,曾目睹过的巫山云雾缠绵,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不堪为云了。花丛间信步,我全无心思看那百化争艳,一半是因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一半是因为你啊。
此诗是为了悼念亡妻韦丛而作,痛别伤怀,情真意切,奇具成就,感人肺腑,曾令多少女性为之动容、肝肠寸断,千百年来广为传播,流入多少文人墨客的情书信笺,传入多少少女新妇的闺中心房。可见元稹其人当真是文采飞扬,可圈可点,且用情极专,可谓一代才子痴心郎。
然而,实事果真如此吗?
韦丛出生名门旺族,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儿。相传元稹之所以娶她,实为攀龙附凤,一心平步青云,踏入仕途。然而,元稹做到了,他抛弃了与之青梅竹马、相知相许的恋人双文,迎娶韦丛,谋得了一官半职,却始终抑郁不得志。但出生名门的韦丛非但没有嫌弃元稹,反而不离不弃,贤良淑德,节约持家,任劳任怨。但造化弄人,如此贤妻只伴元稹度过短短六年时间,便早亡,怎能不悼念。
然而,韦丛因何而逝世?诚然,病故。又因何年纪轻轻害得疾病?其中是否有情伤?亦是传闻:韦丛病重,元稹不顾,南下成都,爱上了风度貌美、身窈体丰的才女薛涛。再睿智的女人都无法抗拒才子的诱惑,薛涛也不例外,对元稹一见倾心、情深义重。病重的韦丛得闻此事,伤心气绝。
那么,薛涛呢?她仅与元稹相守一年,元稹便离开成都别她而去,并承诺会回来接她,请她等。然而,薛涛这一等,竟是十年。本就大元稹十一岁的薛涛早已青春不再,容颜憔悴。正如她诗里的自喻:“苍苍劲节奇”。也令我想起了陆游的《钗头凤》——东风恶,欢情博,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薛涛爱上元稹注定是一场错误的开端。但是,孰悲又孰叹?
此后,元稹不仅纳妾续妻,更是爱上了有夫之妇,这般说法种种。一代才子文韬武略,才学无人能及;但却用情不专,红袖添香,口是心非,风流成兴,实难奉承。
当然,也不乏为元稹“翻案”的人,称元稹并非口是心非,而是文如其人。一种说法:元稹丧妻之后,欲为其保媒续弦者络绎不绝,元稹一一拒绝,最终为表明心志,才在书房横书“曾经沧海难为水”,以此拒绝各方亲朋的好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