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不可考,无定论。所谓“三人成虎”“人言可畏”,难辨真伪,不可具信。但“无风不起浪”,又不可不信。已难评说,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堪称“大才子”犹具“小风流”。
才子之(四)柳永
最后要说的这位,是个人很爱好,且颇为观赏的北宋词人柳永。当然不是因为他名中含“柳”了,爱好是爱好的他词风,观赏是观赏他的造境——悠远深奥,凄美缠绵。最具代表性的要数《雨霖铃》中那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有《凤栖梧》中的“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水伊人,令人柔肠百结,美酒也无味,终因离思而消得容颜憔悴。情感诚挚,荡气回肠,可悲可叹可赞。
柳永一生坎坷,家道变故,仕途不顺,却钟爱作词,这或许令他找到心灵上的慰藉。而相传最初激动他的,便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诗作。柳永果真继承发扬了李煜之作风,成为婉约派极具代表性的人物。
都说“情真”方能“意切”,李煜自不用说,作为亡国之君,心中的苦楚必定不会少。但柳永也能轻而易举创下如此美好绝伦、感人至深的意境,想必其人的情感世界定是丰富多姿,美好多彩的吧。
然而,与他交好的女子们,不是普通人,都是青楼名妓。著名的要数谢玉英和陈师师了。这缘于柳永为人的漂流放荡,爱好寄情风月,花前月下,纸醉金迷。加之词风又是一流,才子之名人尽皆知,故歌妓们也无不乐于与之“情投”,无不渴望博得支言片词以抬高身价,一越成为名妓。甚至到了“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的地步。因此,柳永便整日毫无忧虑地纵游于妓馆酒楼之间,靠她们供养,与她们打得火热。
他最终病逝世在名妓赵香香家里,享年66岁。群妓为他戴孝守丧、身披缟素,算是史无前例了,而“群妓合金葬柳七"也被传为佳话。
后人有诗题于柳永墓上:
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
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才子之结语:
四个古代文人,四位风流才子。红藕香残,悲情一生。
有人感叹道:“是镜子总会反光,是才子难免风流。”而才子们自己则说:“唯大好汉能好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诚然,对女人而言,特别是年轻女性,才子的魅力是无穷无尽、宏大无比的。再理智的女人,都不堪才子的甜巧词、幽思密语,都无从抗拒其优雅的情调、广博的才学。所以,才有了一个个诸如薛涛的女子,伊人空悲。
因此,有人高声疾呼:“爱护生活,远离才子。”才子本性风流,放荡不羁,已然失去本我,对他自己可能是幸事,但也可能是不幸,但对于其他人无疑是大不幸。
然而,才子也并不好过,瞧瞧以上几位,无不是仕途不如己愿,官场失意,坎坷波折,步履维艰。要说他们是因“有才”而“风流”,倒不如说是因“怀才不遇”而“自弃”。如此想来,这种风流是不是可以懂得了呢?
美女之(一)西施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美誉,都生得美貌绝伦,倾国倾城。又各自附属不同朝代,有着各不雷同的出色故事,提笔闲话美女,她们自然一个都不能少。
首先要说的这位便是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春秋战国时代越国人,原是溪边浣纱女。天生丽质,貌美如花,粉妆玉琢,可谓天姿国色,一顾可倾城再顾可倾国。相传她在浦阳江边浣纱,清彻的河水映照她窈窕的身影,使他显得格外美丽,水中的鱼儿见了,都羞涩得沉入江底。自此,她便成了“沉鱼”的代名词。更有与之相干传播至今的成语,“捧心西子”“东施效颦”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