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的少女小曼这几天“脱颖而出”,惋惜不是她心驰向往的通过选秀一举成名,而是她在某卫视节目中的公开表现——因为参加选秀想请伴舞和租道具来包装自己,盼望家里能拿出10万元做支撑。“绝食、哭闹等能用的手段都用过了,但他们就是不批准。”小曼说目前母亲被气病在家,但她还是盼望能获得支撑。
我们先来算一笔账。小曼中专二年级时休学,正式专职投身于选秀运动。参加过超女、东方天使、绝对唱响等大大小小的海选可能有几十场以及各个剧组的试镜,加到一起参加的提拔超过百场。以每场选秀或提拔需要400元经费做保守估算,近百场就需要4万元。而小曼母亲是下岗工人,父亲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如果这次遂了女儿愿,一下拿出10万元去满足她不切实际的愿望,除非他们也“走火入魔”了。
当然,爱迪生也是失败了几百次才发明了电灯,所以小曼参加百次选秀似乎也证明了她的坚毅。如果是因为爱唱歌,爱表演,那么可能还有为幻想而奋斗的决绝,但小曼是为什么呢?对自己的行动,小曼的答复很直接:“我就是想借此成名,让大家都爱好我!”
看来,小曼之所以不顾一切的要成名,无非是中了选秀节目和低俗文化的毒。
今年是国内平民选秀第7年。随着暑假的开端,各电视台的选秀大战也拉开帷幕。第一届超女前三的光辉,给人们吹起了一个大大的肥皂泡——平常如我亦可成功,你也能!也因此萌生了大批的“选秀专业户”。他们或天天吃泡面省出演出服经费,或住在地下室也不忘奔走各地报名参选,或如小曼一样张开“血盆大口”向父母要钱,他们皆妄图一朝成名天下知——而“天下知”就可轻松换来金钱和地位——有了金钱就拥有了一切。
如此逻辑让人又心酸又无奈,如此笨拙显然不是这些少年的错。在走捷径成功、机会主义风行的社会现象的诱惑下,道德、奋斗、苦干等传统价值观被摒弃,只剩下浮躁、炒作、速成……那些雷人恶俗的姐姐哥哥被猖狂追捧,那些平庸无奇的选秀新星身价飙升……这样的低俗文化、价值系统像疾风骤雨一样,摧毁了正处于成长期的小曼们,使他们将“出名不代表成功”、“不是只有金钱才干幸福”、“勤恳的汗水才干浇开生命的花蕾”这样简略的道理抛诸脑后,一味去追逐功利。
因此,小曼群体的呈现,只能阐明该下猛药的是社会。只有通过宣传正确的价值观,修正舆论导向,让社会更加公平公平,才干让更多的少男少女愿意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幻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