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令人不解的处所是,我竟然试了几次都无法在他的文章后面留言,发出去就没影了,也不知道是网站程序出了问题,还是我的跟贴被主动禁止了。
当然我不会介意留言没影了的问题,我只是很介意无的先生的那些似是而非的观点。
无的先生先是举出一些诸如孔子,苏格拉底等很特别的例子阐明毕生学习的重要性,最后强调说“谁都需要毕生学习,然而这学习,必须指向幸福与真理,必须指向济世情怀与终极关心,必须指向洪大智慧与壮观境界”。
我记得印度的奥修说过:“你看天上的鸟儿,它们一无所知,但它们比人类活得自在,你再看地上的花草树木,它们不知学习为何物,但它们就能比人类更加真实地展现出它们的存在价值,你再看天上的白云地上的湖海,它们都是那么的悠然自得。当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在用它们的奇特方法展现出它们的存在价值时,惟独人类在没完没了地在所谓的“知识”的泥潭里挣扎,且永远都找不到真正的自我认同感及存在感”。
奥修的话,只是告诉我们一个最简略的生活哲理:做好且认同自己,并展现自己的存在价值。学习是个扯淡的事儿,学习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用以认识并认同别人的存在价值之唯一的方法,比如孔子或苏格拉底,你若不看他们的学说,不去听从他们的愚弄,你就会很快把他们忘记。当你记住了孔子或苏格拉底,当你深深地记住了他们的时候,你总会自然而然地去反思他们的学说毕竟给你带来了什么?若真的一直反思下去,我们就会发明,他们其实并没给有我们带来过什么,他们也没为这个世界带来过什么,他们只是做好了他们自己并展现出了他们自己的存在感,除此之外,也许真的是别无其它了。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学说”之本质其实都是这样的,你基本不知道他们的学说能在哪些方面启发你,也不知道他们的那些废话毕竟能领导谁的生活,尤其不知道这个主义那个信仰到最后都变成了谁的主义或谁的信仰,当然更不知道浩如烟海的人类文化毕竟有多少值得每个人用自己的人生去实践并验证其真伪,其实大多数人真正该去寻求的活法恰恰应当是寻求自我的认同感及存在感,而不是在所谓的“毕生学习”过程中去记住一大堆没用的人名或符号。
梵高不学习甚至基本没有进过专业学校,但他依然是巨大的画家,花不学习但依然能开出残暴的花朵,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而已,能做好自己的人没多少,人类活得基本不如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真实,人类是最虚伪且最矫情的动物。
总有些人盼望能像那些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鸟鱼虫般活得真实而自然一点,但这个利益熏心的社会总会把单纯给诠释成幼稚,把城府给说明成练达,并爱好在无数张白纸上划满乱七八糟的所谓“道德”“信仰”“主义”“学识”之类的破烂玩意,成果这个世界没有了白纸,当然也没有了纯粹:这个世界只有无数思想被污染,灵魂被扭曲,人格被蹂躏,甚至连基础的存在感及自我认同感都被严重疏忽的受教导者,而这所有一切的“成绩”,自然都是那些自认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合力制作出的恶果。
学习与发明,毕竟有何异同之处?
学习的本质是去认同并模仿别人的存在感,发明的本质是努力去寻找自我的存在感。没有一朵花草爱好去模仿大树的存在方法,也没有一种鸟类爱好去模仿走兽鱼虫的存在方法,但偏偏就有不少所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跳出来不厌其烦地“忠告”你:“你的存在方法是错误的,你不应当像一棵小花小草或一颗低矮的灌木那样去生活,你应当长成参天大树,应当长成诸如青松或红松那样的对人类社会有用的人才,你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也不思进取,你的未来确定只是个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