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早几十年提出一个问题,国民觉悟。这一理念从一开端就形成一股强盛的力量,一直流荡在人心,流荡在民间,流荡在各种阶层当中。按照鲁迅先生而言,这种奴性本质及其劣根性,当然,其源头可谓源远而流长,时间飞逝,已至今日。
这些阵子在网络上,总是能看到不少“愤青”,但凡国家有个芝麻大小点的事,指不定被这些愤青说成塌天之害。其实,你要说这些颇激动的朋友说话有错吗,我感到,错也不大,有批评,才有进步嘛。不是有人说,文艺进步,是以批评为台阶的,此话更对了,适当时候的批评,是必定少不了的。无论对谁,都是这个理。
假如说,鲁迅的国民启蒙是一个批评,不得不说,正好挠到痒处,而且及时。自从曹雪芹把红楼梦弄出来后,人间多了门红学,于是靠这门学吃饭的人,成千上万;尊师鲁迅先生弄出了启蒙思想后,无谓乎,靠此吃饭的,也成千上万。
孩子做错事了,你告诉他啥是对的就可以了,毕竟他还不懂事;社会有哪些措施不太合适,你批评,可以改正的嘛;这人,要真出点问题,怕不是像挠痒一般简略了。
不记得在哪,好像是在朋友那听到一句话,“盲从”!那就是盲目地跟从,或者追从。当然,这是字面说明,追根挖底,盲从下面,想必有他们渴望的东西。假如一个人能够给予他们渴望的东西,假如有人可以带领他们翻江过海,他们这般地追随着,也能找到吃的,甚至,还能获得他们梦寐以求的幻想呢。
有时候想,这虎豹,它们是天生的,你不能当做狗来看待,它们拥有着别人无法拥有的才能。而有些时候,我们身边的事,无外乎,不是此理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