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同胞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两岸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共同的基础,它是联结全部中国人的精力纽带。海峡两岸只有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体认和巩固共同的文化基础,才有助于从基本上增进海峡两岸的文化共鸣,加强海峡两岸同胞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让我们共同品味与爱护这份属于我们也属于他们的文化吧!
第一幕传统与借鉴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经历,人的智慧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洞察,因此我们总会继承传统。但是,传统并不能给我们供给一切,如果只是继承,不知开辟与创新,历史就不会进步,科学就不会发展,所以对于传统我们应当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粝。将精华发扬光大。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鉴往可以昭来。
第二幕美与文化
我们中华民族有心灵美的长久传统。孔子说:“里仁为美”;孟子说:“充实之谓美”;荀子说:“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屈原更明白地提出了“内美”的观念。
心灵美在我国确实源远流长。古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进取精力美;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优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爱幼的仁慈品德美,;有“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甚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贫贱不移的人格美;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远大抱负之美;有“人生自古谁无逝世,留取丹青照汗青”视逝世如归的爱国主义之美;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高低而求索”的幻想美。
第三幕龙文化
龙脉的聚结处,为阴阳风水地倚傍之山,从干龙或支龙而来者,常称来龙,或称主山,也称镇山,多位于北部或西部。
而中华龙脉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光辉残暴的古代,有一个让人扼腕的近代,又有一个经历了波折终于走上了大道的充满盼望,充满憧憬的现代。
龙文化是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发明发展起来的文化。它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慢慢积淀而成。它是千百年来炎黄子孙对文化的盼望和对思想的建设。传统龙文化,是中华龙脉历史的结晶,是中华龙脉对于人类的巨大贡献。
在世界文化的宝库中,传统龙文化有着其奇特的魅力和其不朽的活力。独具特点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出色纷呈的文学艺术,宏伟光辉的建筑,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入的道德伦理等等,都是中华民族引以骄傲的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第四幕中西决定
在中西文化的对照中很多人往往对外来文化情有独钟了。
没有了“花间一壶酒”、“共剪西窗烛”的浪漫情怀,没有了“誓扫匈奴不顾身”、“醉里挑灯看剑”的壮烈胸襟。
我们学会了在日本动漫、韩式的多袋阔脚裤中显示自己的潇洒不羁;没有了任侠的少年轻狂,没有了温文的少年情怀,我们有多少人肯去懂得“中庸、仁”的精华,担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重任。
尤其是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方面,君不见上元灯节赏花灯,君不见端午赛舟挂香符,君不见盂兰盆会驱鬼傩,君不见重阳登高插茱萸。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我们指缝悄悄滑过,轻轻流失。
有人会说:我们是出于对外来文化的观赏。然而观赏是一种由衷的夸奖,不是低下的奉承;观赏是一种理性的深入审视,不是一种观光式肤浅的浏览;观赏是一种洋溢着科学精力和民族气节的批评性借鉴,而不是奉若神明般的顶礼膜拜。
所以,我们在对中西文化的选择上对外来文化只需持了“赏花”的态度。只有这样才干体现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和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奋发图强的民族自负的开放与坦然的决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