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平台进行领导
新浪网副总编辑 赵添
对于低俗的甄别,我们在日常的业务研究和交换中,大家也讨论过。到底哪些是娱乐信息,对社会有帮助,哪些是低俗、庸俗的信息,我们也有自己的经验。事实上,看待一条信息,如果你不愿意让你的亲戚、朋友、孩子看到,它就应当是不良信息。如果你不愿意在个人的博客中去转发,它就是低俗的,至少不能代表个人的文化品位。我们在微博里也会发明一些不良信息,新浪会有意识地通过全部平台进行领导。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信任互联网自我净化的功效,信任80后、90后年轻人中主流的独立思考才能。一方面保护他们,另一方面,让他们心坎更为强盛,拥有自觉抵抗不良信息的才能。
建立长效机制 净化网络环境
开心网总裁 程炳皓
从我们的角度看,政府管理部门在切实推动抵制网络低俗文化、净化网络环境方面作出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现在,更多的人是在关注如何避免“运动式”整治,如何建立长效机制。
我们每个人都想在真实好友面前表现自己的美好形象,大家会十分在意自己在朋友中的口碑,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一些不负义务的言论,以及一些低俗信息和图片的传播,因为用户们都懂得,传播低俗信息,影响的是自己在朋友中的形象。用户登录开心网的目标是为了让生活和工作更开心,而不是寻找一个发泄不良情感,传播不良信息的处所。
加强对网站经营者的培训
强国论坛网友 张明辉
不是任何懂盘算机技巧的人都会办网站,办网站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制作和发布信息,属于消息学、传播学、信息学的范畴。
现实的情况是,中国有300多家网站经营者和管理者没有经过消息学、传播学的培训,学了制作网页的技巧就开起网站来,这样就难以避免庸俗低俗媚俗的东西传播到网上去。所以我有一个想法,对网站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管,发明不良信息,查到一个扣一分,就跟司机扣分似的,扣完12分之后去上课,强迫培训。这种强迫培训有两个目标,一是强化知识,二是提升社会义务感和媒体良知。
校园媒体义不容辞
山东大学学生 陈凯
对于反“三俗”,社会媒体要承担社会媒体的义务,校园媒体也有校园媒体的职责。我个人有过不少校园媒体的经历,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平时与校园媒体接触之多。校媒消息不仅发布校园信息,同时也发布一些教学资源、生活资讯。学校订校媒的监管力度是非常大的,不存在低俗的问题。但这也是不够的,校园媒体要用先进的文化代替低俗的文化。所以,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媒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运动,对于学校网络文化环境的营造而言,意义更直接、后果更明显。不断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寻找监管和网站自身发展的联合点
“妈妈评审团”成员 刘岚
在一些“三俗”案例中,首先发帖的网站,故意不及时删除,成为“三俗”内容的传播源头,其他网站的推波助澜使事件的影响力迅速扩大,一些门户网站也扮演了不光荣的角色。加上少数网络推手的恶意炒作,让事态变得更严重。从管理的角度,我们建议,第一,加强政府的监管,针对新兴媒体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第二,对违法个人进行法律追究,保持法律的威慑力;第三,加强网站的自我管理,寻找监管和网站自身发展的联合点;第四,通过加强网站制度的规范或者是相干法律规范对信息进行管理;第五,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借鉴传统的礼仪教导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黄传武
互联网时代,网民从以往的幕后受众,突然转变为台前的发布者。这种变更使他们显示出了不适应。所以一方面是互联网的繁荣,另一方面,也由于放任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政府不是“救火队”。要害是要建立网民整体文化素质教导提升战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教导和社会国民系统教导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我们在网络上应当加强网民的认识才能、辨识才能、传播才能、道德程度的教导,建立网络的公共秩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