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也曾见一大群男士呼朋引伴,齐做文人状竞相对酒当歌,大有过尽千帆之势。喝到兴高采烈之时,便有人故做神秘,声音必由最初窃窃私语续而到高谈阔论,直至众人肆无忌惮的笑成一片,互相推诿,甚是情色之极。最后定有人正色道:“食色性也。”认为尾之。此语可谓经久不衰,百适不爽,真正横贯古今的千年瑰宝了。
那几千年前的古语就硬生生的被曲解到如此地步,底本不过在诠释人类的本性而已,爱美之心放任四海而皆准,就如人每日要吃饭一样浅易!皆能带给人简略的高兴与满足。
每日行走于都市之间,各种应运而生的应酬自是难免,吃饭本应是件愉悦身心的事情,但掺杂了众多的世俗在里面便有些拘束了。我赴饭局请求及其简略,只要没有美女与丑男,我便自觉甚欢了。美丽的同类总会带来些许的压力,自己定要在不自觉间也竭力的打扮出优雅与美好。面对美食时这样的不遗余力自然是累的,面对丑陋的男士,多半是不会有胃口的,这丑陋到是与相貌无关的,我决没有相貌轻视的习惯,只是与陋习男一起共餐与我实在是一种折磨,折磨的是视觉与听觉,最终会坏了兴趣。所以品美食与赏美女是异曲同工的,不仅要赏心悦目还必定要养眼、养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