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绿化树的罗汉松是否需要应用价值高达26万元的成本,这里面需要质疑的有很多。既然是为了绿化,便应当采用绿化树种,比如法国泡桐树等树种。为什么抛开经济型的树种不用而应用耗资惊人的树种呢?即使采用了罗汉松,是否每一棵的价值就能达到26万元呢?事情发展到这样的一步,需要给与大众,答复的还有很多。而这一切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无不是政府“不差钱”的逻辑思维。
为什么政府“不差钱”呢?尤其表现在采购上。前面就有政府部门采购天价电脑是事件,也许还有很多事情都埋在鼓里,没有发掘出来。而消息中报道的事件本身就如此巨多。无论是天价电脑还是天价绿化树都属于政府采购的范畴。目前,政府在采购商采用的是招投标的情势,这一点起码在情势上达到了民主的请求。但实际的运行后果并不佳,因为即使采用招投标的情势,仍然存在很多可以操作的“潜规矩”,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仍旧能够看到的政府在采购过程中仍然存在如许多的“天价”物品的现实了。
政府采购因为花的不是自己的钱,所以,不会心疼。那些钱都是纳税人的钱。因为政府本身并不会产出。对于纳税人的钱进行的浪费,要害的是没有监督。其实,即使监督机制存在,政府也可以绕过去进行自己的操作。比如这一次的天价罗汉松,在采购的过程中,因为买贵的可以获得额外的收益,而这些收益会进入自己的囊中。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政府采购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的买“贵”不买“好”的现象的原因了。
当地有市民请求相干部门官员作出说明。珠海市政园林和林业局负责人表现,深圳和中山等城市都用巨额资金来打造城市的绿化景观大道,种植罗汉松珠海也不是第一个。将深圳和中山等城市搬出来作为自己的幌子和盾牌其实表达的意思让我们不由想到小学时代的逻辑,当老师抓到某个学生做了错误的事情的时候,这个学生很有可能的答复就是,某某也做错了,为什么不抓他呢?一则是为了给自己推辞义务,一则是说为什么不抓别人总抓我,这不是找茬吗?
政府的“不差钱”逻辑还有很多,比如贫困县建设山寨中国馆、山寨鸟巢等等。在这一点上,一点也看不出它们是贫困县。正因为这些钱是国家的钱,花钱不是自己的,最是会无度的。而这个过程又缺乏相应的招投标监督流程,所以,导致了很多这样的现象的呈现。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样的浪费还会增加当地的GDP总量,而这个正是政府部门梦寐以求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