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生生不息;
上一届、这一届、下一届,届届失业!
横批是:愿读服输。
环顾左右,朋友同学之子女,无一不是大学毕业,无—不是“蚁类”—族,朝朝暮暮,为口饭吃,心力交瘁,何时是个尽头?昨年大学生的“被就业”,今年大学报考生源减少56万人,这不得不让人沉思……而6月29日中央台消息:温州市人事局发布的大学生应聘人数一览表上看到,本次“掏粪工”的报名可谓大张旗鼓——8个掏粪工岗位却有1102名大学生报名。竟然平均有138名大学生竞争—名掏粪工的名额!这真可以说得上是“天下奇观”了!
想起2006年,原教导部部长周济骄傲地宣称:我国高级教导毛入学率达21%,在校生已超过2300万人,已超过了美国大学生的入学范围!进入国际公认的先进行列……中国大学的扩招,其发展速度让世界瞠目结舌。西方大学发展要用几十年的时间,中国几年就办到了。这样的中国速度,比之半个世纪前的“大跃进”的确十分类似,其成果呢?看来也难逃覆辙……
现在回过火来追寻“大学扩招、猖狂膨胀”的源头,其重要动因还是经济方面的考虑。因为1998年国际上面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又面临通货压缩的困境,想来想去,国家采用了原中国改革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亚洲银行副代表、首席经济学家汤敏的建议:“大学扩招,拉动内需。”
国家认为高级教导是刺激花费、扩大内需最有潜力的市场,是开辟新的花费市场的有力手段。从此一角度来看,政府把高教扩招当成懂得决经济困境的措施。但根据专家近年来的重复测算,假设每个大学生每年交费6000元,2000万个大学生就可以扩大内需1200亿元。但考虑到社会预期因此而产生的变更,家长会从小学、初中、高中开端为子女储蓄上大学的费用。保守估计,假设小学生中学生为6000万,每年为其子女存款2500元,共计为1500亿元。二者相抵,内需反而减少了300亿元。这哪里是拉动内需,反而是克制了内需!由于高考扩招,派生出来的“教导产业化”,把全部教导战线搞得“—切向钱看”!从幼儿园开端直到小学、初中、高中,那是只认钱不认人,完整颠倒了教导的本义。社会上说的“教改把人逼疯”,我看一点也不过火!
高考扩招以后,毕业生—届比—届多。每年由几十万增加到几百万,可是这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显得极为严格,而且越来越严格。一个令人担心的事实担在我们面前:经济的增加未必能带动就业的增加。经济增加过程中呈现的资本深化现象,正迫使企业为进步竞争力而减少用工,低级发展阶段的制作业,不仅不能作为就业机器,还排挤就业。
我们的政府凡事就要强调GDP,再艰苦,那怕是去年遇到全球金融危机,我们的增加都不能低于8%。许许多多的人不懂得,有的人认为是中国政府好大喜功,胡乱吹捧。其实这里面有一个难言的苦衷,那就是每年中国将有4000多万年轻人进入就业市场,其中包含几百万大学毕业生!要想做到人人就业,就必须发展经济,而经济发展慢了还不行,必需要达到增加8%才行!
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发展这么快,居然吸纳不了大学毕业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经济本身处于畸形扭曲的状态。所谓畸形,就是政府为了支撑高增加的需要,将一切机会给予了国企,尤其是垄断的国企。去年政府出手4万亿,连处所债务,共计拿出6万亿对付全球性金融危机,但绝大部份资金给了央企,然而央企可容纳就业岗位很少很少,而且首先解决的还是内部职工子女,真正招收外部毕业的大学生可说是凤毛鳞角。私营企业贷款难,不能扩大范围,当然不能招聘更多们大学毕业生。看起来解决就业问题,其重要道路还在私营中小型企业中。什么时候政府把经济发展的方法真正转换过来了,真正让经济依法运行,不要再“摸着石头过河”,才可能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了。 相关阅读